254章 锁在门外 (10)

觉得,万关晓身后并没有那么一个靠山,以及指使他的人,否则,万关晓又何必跟她一个侍妾搭上关系?若说万关晓是受人指使,故意来陷害她的话,这般舍生取义的行径,实在太不像万关晓的为人了。

八成是被人算计了。

不过,这件事绝对不能够彻底查清,否则她和万关晓的勾连被人发现,到时候柳贵妃和七殿下都不会饶她!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贵妃娘娘,奴婢曾经和万关晓打过几次交道,如果贵妃娘娘允许的话,不如让奴婢去找万关晓谈一谈?把事情的真相弄清楚!即便暂时追查不出黑衣人的下落,只要能够说服万关晓改变供词,撇清七殿下,那七殿下暂时也能够安然无恙。您意下如何?”

袁初袖笑意温存地问道,心中却在砰砰砰地跳着。

眼下最好的情形,就是由她去说服万关晓,这样她可以对万关晓说是她苦苦哀求,贵妃娘娘才给万关晓活命的机会,卖万关晓一个人情;同时由她去说服万关晓,她和万关晓过从甚密的事情就不会暴露,也不会让柳贵妃和七殿下知道,这次的祸端是她引起的;最后,如果这件事能够办成的话,救了七殿下,柳贵妃和七殿下都会对她另眼相看。

柳贵妃微微一顿,沉思着袁初袖的话,倒是觉得她言之成理。

眼下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唯一的涉案人万关晓身上,只要能够想办法让他改变证词,危机倒是能够暂时解除……

想着,柳贵妃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袁初袖的身上,原本只觉得这女人乖巧伶俐,很容易讨人喜欢,没想到竟然也有这样的眼光和大局观,倒是不输给裴元歌,可惜了……

如果她还是裴府大小姐,就算是庶女,柳贵妃也不介意让她给烨儿做侧妃。

但现在她的身份是奴婢,宫女,着实太过尴尬。

不过,倒是个好苗子,如果好好调教的话,说不定将来能够成为烨儿的贤内助。柳贵妃思索着,看向袁初袖的眼神越发柔和:“这条计策是你想出来的,你和万关晓又认识,自然是你去说服他最合适。天牢那边虽然有些麻烦,不过本宫会想办法安排的,如果你这次能够为烨儿立下大功,本宫不会亏待你的!”

袁初袖欣喜不已地跪地道:“奴婢多谢贵妃娘娘厚爱。”

既然烨儿事情有了眉目,柳贵妃心情也好了许多,就在这时,周嬷嬷却突然神色匆匆地进来,对着柳贵妃慌乱地福了福身,道:“贵妃娘娘,不好了,万关晓死在了天牢里!”

柳贵妃猛地起身,只觉得又是一阵头晕目眩。

刚刚才找出一点为烨儿洗脱冤屈的眉目,而关键正在这个万关晓身上,没想到转头万关晓居然被人杀了?!而且,在这个时候,万关晓被杀,本身就对烨儿极端不利!眼下万关晓是科举舞弊案唯一的涉案人,偏他一口咬定此事与烨儿有关,若是能够找到线索,和万关晓对峙,那自然能够彻底证明烨儿的清白,可是现在万关晓被人杀害,他的证词就再也无法更改,烨儿只怕难逃嫌隙,反而会冠上再次杀人灭口的罪名!

万关晓这一死,烨儿只怕百口莫辩!

设计烨儿的人,抢先一步,断了烨儿所有的后路……这种情形,隐约有些熟悉,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但所有的嫌疑都指向了烨儿,难以洗脱……就好像,就好像冷翠宫的那场血案!

是宇泓墨!一定是宇泓墨!

他在报复,芍药花宴上,他讲证人全部杀死,证物全部销毁,看似维护实则定罪,让郑修容有了协理六宫的权利;而这次,他又用同样的手法来污蔑烨儿,就像之前他们用冷翠宫的血案来栽赃他一样……可是,知道了又如何?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一切都是宇泓墨所为,所有的嫌疑还是要扣在烨儿的头上……

如果……如果当初没有冷翠宫的血案,会不会今天,一切都不一样了呢?

柳贵妃紧紧地揪住胸口,几乎喘不过气来。

正如柳贵妃所料,万关晓的死,将宇泓烨的嫌疑推向了顶峰,举子们群情汹涌,几次三番跪在西华门,上书请愿,逼得朝廷不得不谨慎对待,连皇帝也不敢掉以轻心,将众臣召来,进行廷议,商量如何处置这次的科举舞弊案。

当然,身为当事人的宇泓烨自然也在场,跪拜在地。

“父皇,万关晓之死,绝非儿臣所为!”宇泓烨素来心高气傲,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竟然被人步步算计,步步逼迫,如今这般屈辱地跪地求情,心中的抑郁愤怒已非言语所能够形容,“儿臣被人栽赃陷害,而如今万关晓是科举舞弊案唯一的证人,也是证明儿臣清白最关键的人选,如果儿臣杀了他,岂不是坐实了儿臣参与科举舞弊案?这是有人故意要栽赃陷害儿臣,还请父皇明鉴。”

说着,深深地磕下头去。

宇泓墨身着黑红相间的皇子正装,看着底下跪地的宇泓烨,潋滟的眼眸中露出难以揣测的神色,却是转瞬即逝,随即躬身道:“父皇,儿臣也认为此事可以,万关晓死被割断喉咙而死,天牢的墙壁上却写着那样的字句,分明不是万关晓

所写,而是凶手所为,却故意写上凶手不是七皇兄,分明是在故意栽赃七皇兄。再者,七皇兄这段时间一直禁足在明照宫,从未离开,也不可能到天牢去杀人灭口。”

皇帝瞥了宇泓墨一眼,没有说话。

面对宇泓墨的求情,宇泓烨非但不感激,反而心中暗暗咬牙。

他这分明就是故意诱导他人!

果然,很快,御史大夫赵明清便道:“九殿下此言差矣!若真是有人栽赃陷害七殿下,能够将事情做得这般天衣无缝,可见是心思缜密之人。而在天牢杀害万关晓,留字嫁祸,这手段未免太过粗糙浅显,一望便知,未免前后不符;再者,虽然七殿下被禁足明照宫,但这种事情,也未必要七殿下自己动手!”

御史台本就是最得罪人的地方,赵明清能够在御史台屹立不倒,自然是因为立场中立,不偏不倚,凡事以事论事,因此即便对方是七殿下,他的言辞也不怎么客气。

而这番话,顿时在朝堂引起了一番附和之声。

这时候,礼部尚书柳瑾一站出来道:“皇上,臣以为此事疑点颇多,单凭一个万关晓的攀诬之词,就要定罪七殿下,未免太过草率,而所有相关涉案人的死,却都是将七殿下推入更深的嫌疑之中,此事定是有人在污蔑七殿下!据臣所知,这万关晓乃是刑部尚书裴诸城的女婿,他的妻子裴元容,是九皇子妃裴元歌的亲姐姐。”

眼下所有嫌疑都指向七殿下,所有涉案人又全部身死,想要还宇泓烨清白实在太难太难,唯有将水搅浑,才有可能让宇泓烨脱身。

这层关系,早朝的官员知道的倒也不多,闻言顿时哗然。

宇泓墨唇角弯起一抹笑意,摄人魂魄:“柳尚书,你的意思是说,这件事是我和岳父大人联手栽赃陷害七皇兄的吗?这年头果然好人难当,我为七皇兄求情,柳大人却要将这件事栽赃到我的身上!我本就声名狼藉,倒也罢了,可你要污蔑我岳父大人,我却不能容忍!既然柳尚书查到万关晓之妻是裴府小姐,难道就没有查到更详细些的情形吗?还是查到了而不敢说,故意舀这些来转移视线呢?”

说到后来,字字句句冷凝如冰。

听他话语之中似乎另有蹊跷,皇帝微微皱眉,问道:“裴爱卿,到底怎么回事?”

“回皇上,这万关晓的确娶了臣之女裴元容,只是……”裴诸城面色颇为难看,顿了会儿,道,“原本是家丑不可外扬,既然柳尚书说到这份上,那臣也只好揭开了。”说着,便将与万关晓如何结识,如何赏识,如何提拔他,最后还将裴元容嫁给他,而在三年前,万关晓又如何悔婚毁诺,如何因此被上司勒令停职,以及他回京后两人之间的冷凝,裴元歌回门时万关晓如何闹事统统都说了一遍。

当然,这其中自然隐去了裴元容和万关晓被他撞破等事,以维护裴府颜面。

说着说着,裴诸城忽然心中一动。

当初歌儿回门时,九殿下曾经说过,有些事情就像脓疮一样,越是遮掩越是容易恶化,反而不如将其挑破,反而好得快。这次的事情,万关晓牵扯到科举舞弊这样的大事,若非之前裴府就和他划清了界限,歌儿回门的事情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只怕今日他和歌儿,以及泓墨都要受牵连。

古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果然还是有道理的。

听完裴诸城的话,在场的官员都哗然了。能够站在这个朝堂的,自然都是权贵高官,因为爱才,或者为了拉拢势力,经常会提拔下面的寒门子弟,因此自然最痛恨这种忘恩负义之徒,纷纷鄙夷唾弃,言谈之间倒颇有些同情裴诸城帮了一只白眼狼。

“柳尚书,因为这些,岳父早就和万关晓断绝往来,你非要将这件事牵扯到岳父和我的身上,会不会太牵强了?”宇泓墨冷冷地盯着柳瑾一,悠悠一笑。“或者,柳尚书会说,这保不定只是岳父和万关晓演的双簧,正好今儿可以用来做辩解不是?如此说来,岳父的神机妙算当真让人佩服!”

万关晓和裴诸城关系如此恶劣,以至于万关晓的上司都看不下去,显然不可能是作伪。

如此一来,柳瑾一故意说这番话的用心就着实可疑。

众人纷纷都将怀疑的眼光看向柳瑾一,他这样说,显然是为了转移视线,为七殿下宇泓烨洗脱,却将罪名扣在了九殿下身上。听说柳贵妃对九殿下面甜心苦,芍药花宴上做出了那样的事情,但九殿下念及养育之恩,却还是将事情遮掩起来。如今九殿下还帮着七殿下求情,柳瑾一这样污蔑九殿下,可见柳贵妃和九殿下之间的情形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柳瑾一不知道,他想要转移视线的一番话,却是让柳贵妃之前想要营造出疼爱宇泓墨,芍药花宴上的事情都是误会,不是她所为的苦心全部都浪费了。

“皇上,臣有一事不解,当初万关晓因为悔婚一事,失了京禁卫的差事,这些年来一直闲置。可是,短短数月,他竟然谋到三等侍卫的差缺,还这么快补了实差,臣实在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裴诸城说的是万关晓,实则暗指宇泓烨嫌疑很大。

毕竟,无

缘无故,没有后台的话,万关晓的升迁不可能如此突兀。

而万关晓和裴府翻了脸,无论裴诸城还是宇泓墨都不可能帮万关晓谋差,这样一来,万关晓之前所说,是宇泓烨帮他某的差事的证词就格外可信起来。再加上还有庚酉侍卫所的偏卫和侍卫的证言,以及太监秦禄的离奇死亡,都证明宇泓烨和万关晓关系匪浅,让宇泓烨的嫌疑越来越大。

“皇上,此次科举舞弊实在太过严重,引起了举子们极大的不满,就在现在,还有数百名举子跪在西华门请书,要求严惩此案元凶。此案若是不能够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只怕会引起朝廷的混乱,还请皇上谨慎处置。”而在这时候,因为科场舞弊案,重新被皇帝召回朝堂的温阁老也恭声道。

“皇上,此事颇为蹊跷,证据不足,不能够为此处置七殿下!”

……

朝堂之上,顿时又陷入了纷争,有人为应该要严惩宇泓烨这个幕后元凶的,也有为宇泓烨求情,认为事情有蹊跷的,但更多的人还是在沉思和犹疑之中。这件事七殿下的确嫌疑很大,但他毕竟是七殿下,背后有柳贵妃和柳氏撑腰,无论事情最后怎么论断,只怕都不好平息,总要引起无数的风波。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人出列。

宇泓瀚恭声道:“父皇,儿臣认为,不应该处置七皇弟!”

这位六殿下素来沉默寡言,虽然也领着差事,却是礼部的闲差,和他的岳父礼部尚书杜渐微彼此合作,倒也做得不错。但毕竟和七殿下以及九殿下的炙手可热不同,这位六殿下的情形近乎冷清,平时也很少在朝堂说话,没想到这个时候,他居然会站出来,而且表示支持七殿下?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集聚在宇泓瀚的身上。

皇帝也有些讶然,看了眼宇泓瀚,颔首道:“为何?”

“回父皇,儿臣认为,这件事七皇弟的确嫌疑重大,但也不能够就此论断七皇弟便是科举舞弊案的元凶。此次科举舞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试题泄露,而七皇弟与这次科举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此其一;此次科举涉案的六名主考官,是本案最重要的涉案人,也最清楚本案的内情,但他们全部被杀,所抄获的证据中也没有牵涉到七皇弟,此其二;指控七皇弟是科举舞弊元凶的万关晓也只是见过一名黑衣人,并没有直接见到七皇弟,若因此就断定七皇弟是涉案元凶,未免有些草率,此其三。有此三点,儿臣认为,暂时不宜处置七皇弟!”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条理分明,比起方才柳瑾一等人的话要有力得多。

一时间诸多人都开始沉思。

“六殿下此言有误,若七殿下与本案无关,为何意图杀害报案举子的万关晓会说是受七殿下的指使?而万关晓所言的证词,都一一能够有旁证,证明七殿下的确和万关晓有关系,难逃嫌疑。科举舞弊案才刚揭发出来,涉案的六名主考官就全部被杀,而牵扯到七殿下的太监秦禄,以及司法参军万关晓,同样先后被杀,这未免太巧了吧?若是以此为由,就能够洗脱七殿下的嫌疑,逍遥法外,只怕难以服众!”

赵明清当即言辞激烈地道。

“正是,那以后若是犯了重罪,只要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杀害,就算嫌疑也能够安然无事,这样朝廷岂不是要乱套了?”其余众人也纷纷附和。

同时也有位宇泓烨说情的人争吵,朝堂顿时又陷入了一片纷争。

“请各位静一静,听我一言!”宇泓瀚扬高声音道,等到众人渐渐静下来后,才继续道:“的确,虽然有我说的几条理由,但的确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七皇弟是清白无辜的。按照律法,科举舞弊的元凶是要腰斩示众的,不管是七皇弟还是其他的人,这都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如果七皇弟真是本案元凶,即便他是皇子,这样的处置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他是冤枉的呢?错案或许可以平反,可是错斩的人还能够再活过来吗?”

被宇泓瀚这般质问,原本群情激烈的人顿时微微怔住,都思索起来。

“老实说,这件事我也怀疑是七皇弟所为,毕竟证据指向太清楚了,但是缺的就是确切的证据,因此,我宁愿刺客保住七皇弟的性命,也不愿意贸贸然论断。律法是为了维系大夏稳固,是为了保护民众安稳,固然不能够漏放了恶人,但是,更加不能够错斩好人!”宇泓瀚说得声情并茂,见众人都在沉思,目光一桩,将话题转到了温阁老身上,“方才温阁老说,西华门外,举子群情愤涌,要求严惩七皇弟,必要要给他们个交代。我认为这样不妥当,如果只是为了给众人交代,连堂堂皇子都能够舀出去搪塞的话,那和草菅人命又有什么区别?”

☆、277章宇泓烨被罚

虽然被宇泓瀚点名驳斥,温璟阁却没有因此恼怒,反而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大夏立本,以恩威并重四字为首要,但无论是恩,还是威,都没有交代和敷衍一说,如今跪在西华门外的举子,他们所愤怒的是科举舞弊这件事本身,他们需要的是真相,以及一场公正的科举,让他们的才华和抱负有能够实现的地方!六名主考

官和万关晓牵扯科举舞弊,这是真相,即便已经身死,按律该如何处置还是要如何处置;但七皇弟是科举舞弊元凶的嫌疑虽然很大,证据却不够充分,因此不宜立刻进行处置。”

宇泓瀚声音平静,却是掷地有声。

他的意思很清楚,宇泓烨背负嫌疑,但是在没有确焀证据的情况下,却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枉杀,这番仁爱的心胸顿时博得许多官员的赞赏和另眼相看。但是,虽然是仁爱,这番话却并不是懦弱,不因为学子的群情愤涌而退缩,这是一种坚守原则的强硬,令人震动却不反感。

一时间,朝堂众人终于开始正视这位素来默默无闻的六殿下。

而如同温阁老之类的中立官员更是觉得欣喜。这些年来,无论是之前被处置的五殿下宇泓哲,还是如今势头正劲儿的京城双杰七殿下和九殿下,都不是他们心目中所能够认可的人选,七殿下过于自负骄矜,九殿下过于恣肆叵测,倒是这位六殿下如今这番话让人眼前一亮。

如今的情形,如果七殿下遭殃,这位六殿下的情形或许能够好许多。

能够抵御这种诱惑,从大局着眼,仁爱却不懦弱,眼下看起来,这位六殿下倒是个人物!

温阁老第一个站出来,道:“皇上,六殿下所言言之有理,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宇泓烨抬头,冰冷而戒备地盯着宇泓瀚。

虽然宇泓瀚是在为他求情,但口口声声咬定了他是科举舞弊的元凶嫌疑,只是因为证据不足而为他求情,却是让他的嫌疑更重了一层。原本马车劫持事件时,宇泓烨已经察觉到宇泓瀚并入表现出来的那般平庸,但今日朝堂这番话,却是在踩着他的基础上向上爬,赢得了朝臣们的认可和拥戴。

眼下这一个一个的朝臣附议,便是明证!

如果任由宇泓瀚坐大,将来只怕也是劲敌。

至如今他自身尚且难保,还不能够对宇泓瀚做些什么……

“父皇,虽然说七皇弟科举舞弊嫌疑证据不足,但是秦禄到过庚酉侍卫所,有籍录为证,后来又无缘无故死在德昭宫,无论是栽赃陷害,还是秦禄的确牵扯到什么事件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再加上之前种种事端……七皇弟治宫不严,驭下不严却是证据确焀的,应该加以处置,以免以后出更大的漏子。”宇泓瀚话锋一转,却又将矛头对准了宇泓烨。

这番话既勾起了之前宇泓烨宠妾灭妻,妻妾相争的种种谣言,又是顺着宇泓瀚方才以证断案的理论一路下来,显得合情合理,众人都是点头,就连柳瑾一等人也无法驳斥。

“泓瀚所言不错!”皇帝深深地看了眼宇泓瀚,转向宇泓烨道,“虽然说证据不足,但这次的事情宇泓烨你难逃嫌疑,再者,你的德昭宫也太乱了些,先将京城驻军的差事卸了,好好整顿你的德昭宫,不要再出来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样你都该好好学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