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几天便过去了,李文娟穿着李妈做的新衣裳,向自己的工作地点——白沙小学走去。看着一群一群欢快上学的孩子们,李文娟的心情格外的好。
白沙小学是1958年建立的,当时村里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和孩子的未来,当时的村长带领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建起来的,而且当时的村长还特意做牛车到县城里拉来了白石灰,将教室的墙刷的雪白雪白,成了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村里的孩子都以上学为骄傲,学生们再教室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就怕把雪白的墙给弄脏了,这同时成为了白沙小学的传统,‘要玩耍到操场,不让白墙变黑墙。’
随着叮叮当当的上课铃声响起,李文娟走进了教室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以群充满求知欲的学生,心中充满了动力,也感到了压力和责任。
“同学们,早上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李文娟。”李文娟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李文娟虽说以前上大学时做过家教,可是每次就是辅导一个学生,面对二三十个学生还是赶鸭子上架头一回,难免会有点紧张。
“老师好。”这是一个男学生大声的叫道,也带动了学生的热情。
“同学们,我们现在先互相认识一下。谁先来啊?”
“老师我先来。”刚才大声出声的男孩子举手。
“我叫张铁柱,是隔壁张家村的,我们村里只有二年级,从这学期起就在白沙小学读书了。。。”
“我叫李强,家住西村。。。”
。。。
“那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翻开书本第一页,今天我们上第一课。”李文娟翻开第一页就写了毛爷爷语录的课本,开始上课。
朗朗的读书声在白沙小学三年级的教师中传出。
“叮当叮当”下课铃声打断里李文娟的教学。“同学们,下课。”
“谢谢老师。”
就这样李文娟结束了自己的第一节课。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逝,李文娟的逐渐适应了自己每天两节课,上完课后回家忙活家务的生活。
农历八月十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天刚好是周六,不用上课,早上李文娟吃过早饭就到大伯家(现在李爷爷李奶奶住在大伯家),准备晚上吃的月饼。
打鸡蛋、和面粉、切冬瓜条、磨花生米。。。李妈等人在厨房里忙着做月饼,
李文斌几个较小的准备到消息里摸鱼,李文阳几个准备跟李爸上山看能不能打一些野味,李文博和李伯等去大队看杀猪同时买些猪肉回来。
李文娟听到李爸要上山打猎,急匆匆的从厨房里跑出来,想要同李爸一起去,毕竟从醒来到现在李文娟都没有进过山,因此对四周猎物众多的大山,抱有很强的好奇心,以前自己一个人不敢去,现在有李爸等人的带领下说什么李文娟都要跟去一趟,没准还能找到一些小的人参什么的,到时候放到空间中种植,以后没准用的到。李文娟后来还真的让这次挖的人参救了自己的老公张建兵一命,这些都是后话。
初秋的山林还是一片绿色葱葱,路边的野草丛中,隐约可以看见一堆堆成熟的野果,黑的、红的格外诱人。李文娟时不时的摘上一些,不会儿就一大把了,放一个到嘴里,真好吃酸酸甜甜的。李文娟学着大哥的样子将果子顺了一把一起往嘴里扔,真的是味道十足啊,一点都不比不比水果差。
“看,有野兔子。”李文辉小声的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