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手未沾染

“往后一千米处于敌人炮火监视之下,前进时请保持70米距离。”路边提示牌用中俄两种语言写道。提请人们注意即将进入战场。

吉永川从后视镜看了眼上校,同时又瞅瞅坐在前座的方略,此时方略中校正在看一本从国内邮来的小说,小说是方略中校在医院疗养时特意邮购的,从方略中校离开医院,绝大多数时候,都在静静看小说。作为团长司机,吉永川知道方中校非常警惕,任何危险都无法瞒过他。

踩动油门,吉普就在了无人迹的道路上飞奔,右方有个炸毁的飞机场,跑道边的森林中躺着十几架德国飞机残骸,前面很远,可以看到一片烟雾。春天的午后,烟雾在麦田中升腾。吉普在树丛下方隐蔽的快速行驶,越过一个缓坡,危险的一千米已经落在后面。直到这时,吉永川才松口气,放慢汽车速度。

俄罗斯军队昨天占领的比亚维斯托克城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吉永川知道方略中校想去那里看看,离开医院后,他就像个旅行家,充满好奇,如果没看书,他就会向正在作战的士兵点头招呼,或者用并不流利的波兰语跟本地居民交流。对于方略中校的语言天赋吉永川一直很佩服,只要他到达一个国家,最多只需要两星期就能拿着手册和当地人交流。

在印度、中东、波兰都是如此。晚上,他会认真写笔记,至于记录内容,吉永川无从得知。记录第二天就会被邮走,也许邮给女友。“小说很无聊。”方略随手将小说扔到后面角落。“只有白痴才会看这种小说。”他强调。“到比亚维斯托克城了吗?”隐蔽在农舍后的炮位开火,炮声很近,吉普的挡风玻璃剧烈震动。

司马翰墨眉头微皱,胃感觉不太舒服。“已经到了。”司马翰墨回答。一辆超载的俄军救护车从旁边驶过,在坎柯不平的道路上颠颠簸簸驶向远方。望着救护车,司马翰墨回忆起在医院因伤痛尖叫、哭泣的伤员。路旁有辆烧毁的德军坦克,坦克装甲被烧的乌七八糟,敞开的舱口,散发死人的臭气。每个刚占领的城镇,都散发同样的腐臭味。

司马翰墨眯起眼,怀念西北,怀念西北的空气和家人,第一次思念情绪在心间萦绕。吉普车驶上山顶,比亚维斯托克城一览无余。俄国人为其战斗一个月,旁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人为个小城如此拼命。“彻底毁了。”司马翰墨为城市叹息,为夺取这座城市,打通通往华沙的道路,俄罗斯皇家近卫军不惜代价,将其荑为平地。

不一会,他们顺着蜿蜒的鹅卵石铺设的路到达城郊,方略示意吉永川停车,吉普车停在一座女修道院厚实的石墙前,几名俄罗斯士兵,好奇的望着吉普车上的中国人。“应该戴上俄军钢盔。”吉永川不无担心,中国钢盔和德军45钢盔非常近似,一不小心,征召的俄罗斯新兵,很有可能把他们当成德国人,抢先开火,然后再检查证件。

“情况怎样?”跳下吉普车,司马翰墨询问俄罗斯士兵。“糟糕至极,长官。”一个俄罗斯士兵回答,此人一头金发、蓝眼睛,像正宗的雅利安人。“你们也上来了吗?长官?”“很快我们也会过来。”司马翰墨点点头,之所以来这里,就是接到配合俄军作战的命令。“长官,这里到处是狙击手。”士兵说。

炮弹呼啸而过,俄罗斯士兵重新趴进沟里。坐在车上的吉永川来不及跳下吉普,只好趴下身子,双手护住后脑袋,可并没有发生爆炸。“哑弹”和俄罗斯士兵一起跳进沟的司马朝墨一笑。“这是华沙和布拉格工人的致意,他们在弹壳里填满沙子,塞进字条“斯科达军工厂的工人们,反法西斯战士向你们致敬。”俄罗斯士兵解释。

也许言过其实,不过大家坚信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长官,每隔几分钟就来这么一下子。”一个俄罗斯士兵神情沮丧的从沟里站起来。“我们休息不了几分钟就得扑进沟。”“有地雷吗?我是说城里。”方略追问。“当然有”俄罗斯士兵诧异的回答,“怎么可能没有地雷,你以为在那里,中国体育场?”

司马翰墨听出对方是欧俄士兵,帝俄士兵俄语中会带些特殊词汇,1921年后的词汇。“你是从那里的来的?”“长官,我是莫斯科人。”士兵回答,“但我并不喜欢社工党,从始至终,所以我当了逃兵,不过现在我不会再逃离军队了。”炮弹啸声又一次传来,在数百米处爆炸,没有弹片威胁到他们,修道院内俄军榴弹炮弹急速反击德军炮击。

原本趴在地上或躲在沟里的士兵又站起来。“这里是休息区”另一个满面灰土的士兵说,“也许我不应该参军,真的不应该。”士兵抱怨,“我们只能睡这里,那里艰苦,就把我们派到哪里。东俄兵都在舒服地方,指不定正抱着波兰女人。”“听我说,士兵。”司马翰墨想反驳毫无根据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