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却有股子侠义劲头。东方在回京城路上,给了他几个馒头,他便一直把这恩情记在心里。若非如此,他断不能孤身骑马奔驰了四昼夜到了燕州大营,到了……承铎的面前。
钉子接过哲义递来的水,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心中默念:他记不得我了,他记不得我了……承铎坐在案后望着他,面无表情。钉子又喝了一口水,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先生只有一句话要我带……带给你。”
“说。”
“无论何事,切勿妄动,一切等他来了再议。”
“就这一句?”承铎怀疑地问。
“嗯。”
“你叫什么名字?”承铎朝前倾身,一脸无害地问。
钉子暗松了一口气,“我叫王有才。”
承铎冷笑一声,露出一丝狰狞,道:“真有才啊,不是丁家的孩子么?”
钉子手一抖,水都洒出来了,心中大叫糟糕。承铎凶相毕露,“谁让你来的!?”
“东方先生。”钉子虚弱地招供。
“谁信你。”承铎咬牙切齿道。
钉子无力地说:“还……还有一句暗语,‘天阴路滑,风雪难行’。他说你不信,就告诉你这个。”
承铎盯着他看了一会,一招哲义,“关起来,敢跑就砍了他!”
钉子心中悲叫:先生啊,你可把我给害惨了,看来皇帝的弟弟都是一样的可怕。
哲义心里悲叹:这小孩来是来了,却赶上他主子心情不好。他主子为什么心情不好呢?却是让茶茶给闹的。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哲义拎着钉子出去了。承铎暗想,那句“天阴路滑,风雪难行”应是别人不知道的,然而东方为什么给他这么一句话,何以认为他会妄动?历来求和国书是要封上泥印,由一国之君直接拆看,是以承铎并不知道这求和的内容。
承铎正自猜疑,茶茶端了一盆子热水进来,放到他脚边。承铎看见她那一脸冰冷的神情,就异常郁闷。
三天前,茶茶要到平遥镇上去买一些做菜用的作料,承铎便让哲义跟着她去。哲义这次回来燕州,发现自己的使用价值急剧下滑,基本沦为了茶茶的专职保镖。本来一路买个东西都好好的,可是回来军中时,走到西营边上,便遇到个承铎手下的一名参将。
当时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正拖着一个胡人女孩子往营房里去。那女孩子年纪尚小,大约十三四岁,生得有几分样貌,一路哭叫着。茶茶看着就有些不高兴,也只好当作没看见。可那女孩子忽然挣脱了手,一跑,扑在地上。那参将转身来抓她时,那女孩子也狠,一个石块砸过去,把那参将眼角砸破了。那人一把拔出腰刀就要杀了这女孩。
茶茶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或者没有想,把买来的胡椒末儿撒了出去,一把拖过那女孩子来。这一撒直接迷了那参将的眼,等他看清楚是茶茶,不禁十分恼怒。茶茶虽然身份没变,地位却不同往日,人人都知道她是承铎独宠的人。
那参将便去拖那女孩子。哲义从旁劝了一声说:“姑娘不要管这种事。”茶茶觉得胡椒末都撒出去了,还有什么管不管的,索性心一横,拉了那女孩子挡在身后。那胡人女孩也很有眉眼高低,便拉着茶茶衣袖缩在她身后发抖。
那个参将自然是不敢碰茶茶一个手指甲,但是他一状告到了承铎那里,说得不怎么好听。承铎听了也很生气,毕竟茶茶你只是个女奴,而且是他承铎的人,你怎么就敢当了面儿跟个参将对着来。满营的人都看着,叫承铎怎么让自己的下属服气?
那胡人女孩名叫忽兰,是承铎军士从郡城里掳来,家人都死在乱军刀下了,她孤身被没入奴籍。茶茶看她年纪还小,若是交给那些军人,还不受尽欺辱,便要将她留在自己身边。
承铎让她把那女孩子放回去。茶茶一向比较懂事,这回却很固执,意思是你要罚就罚我,忽兰不能交给那人。承铎何曾被人这样违逆过,于是他下定了一个决心要罚一罚茶茶,让她知道厉害,然而这决心又始终不够坚定。
最后承铎只能说,这个忽兰是他看上的人,茶茶帮他要过来,就留在他这里。他既然要人,他手下的人自然再没话说。然而茶茶又不知道哪根筋没对,非但不感激他这婉转的迁就,却开始冷着一张脸进进出出。
两人便这般别扭了三天,承铎都有些撑不住了,茶茶看来却气势不减。此时端了盆子,从进来到现在,也没有正眼看他一眼。只是曲膝半跪,脱下承铎的靴子,给他洗脚。承铎低头注视着她,她脸颊上垂着几缕松散的头发。
茶茶从不使小性子,也不表述情绪,承铎却知道她生气了。她生气起来就格外的驯顺,把她奴隶的身份做得十足,淡漠着一张脸,就像她初来时那样。这本来很好很省心,可主子大人却觉得看着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