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看赵一飞待自己一日不如一日,难免心头升起不痛快;只是她也知道要在赵府立足,赵一飞是一定要有的,不过金氏在座她也不好唤住赵一飞,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赵一飞远去了。
金氏起身后,薛氏才起身跟上,一起送走了赵一飞。
金氏回来落座后,便不紧不慢的同薛氏东拉西扯了好一阵子,眼看着就要到傍晚的时候,门外才进来了一个丫头,把手里的东西交给金氏:“这是太太那边的舅老爷打发人送来的,指名儿让奴婢们交给夫人。”
金氏便知道自己要的东西于钧已经找到了,伸手接过来笑道:“薛氏,我想手里的东西你应该很熟悉才对。”金氏把那布片打开,里面正是一封信,一封薛氏写给于金英的信。
薛氏看到那封信眼角便忍不住抽动了几下,她自然是认识那封信的。
信既然到了金氏的手上,那于府想来凶多吉少了。
薛氏没有想到自己又走错了一步,她万万没有想到于府如此不顶用,不过几个月便败在了红裳和于钧的手里;她原来还准备着后着,以为自己可以和于金英感情再浓厚些一起对付红裳的。
薛氏一时间心头转过了无数的念头,看着那封信并没有答金氏的话。
金氏笑着把信递给薛氏:“要不要看一看?也许你打开一看,却发现正是自己所书也说不定。”
薛氏镇定了下来:“夫人,这信,我并不识的。”她已经打定主意绝对不会承认了。
金氏笑着收回了手:“你真得不认识?”
“真得不认识。”
金氏把信轻轻的放在了桌上,看着薛氏笑道:“你如果就是不直承此事,那一会儿就不要怪我按规矩做事儿,不给你存体面了。”
薛氏依然一口咬定:那信上并没有抬头落款,她也细想了一遍信的内容,其中写得东西也没有什么可以证实是就是她所书写,她当然不会承认的。
只要她不认,金氏就算是想找自己的麻烦,却也无从下手:不然正好给自己机会——已经四个多月,她可是日日都在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担心,一心想早些除掉这些心病。
金氏依然不急不恼,抬起手来轻轻摆一摆,便有人出去带了菊意和花然进来:她们早已经回来了,可是却没有进屋,到一旁的厢房候着去了;虽然花然有些着急,可是有菊意在身边,她也无法给薛氏报信。
而菊意手里拿着的东西,就是同那信一模一样的纸张。
薛氏的脸色立时就变了。
金氏看着她淡淡的道:“你承认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太爷和老太太会如何看待此事儿,你说,是不是呢?”
薛氏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可她刚刚说得太过绝对,现在怎么也不好再改口了。
金氏却站了起来,示意菊意等人过来服侍:“那既然如此,薛氏你就同我一起去给老太爷和老太太请安吧。”
薛氏明白到了上房后事情也就闹大了,老太爷和老太太现在对她并不是很好,不过是看在她肚子里孩子的份儿上待她还过的去罢了:此事绝不能闹到上房去。
所以,薛氏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向金氏请罪:“夫人,婢妾知道错了。”
金氏慢慢的坐了回去:“你也会有错了,还真真是少见的很啊。”话中的讥讽,金氏并不介意让薛氏听出来。
薛氏叩头请罪。不管金氏话说得多难听,现如今她也只能咬牙听着了。
金氏倒并没有多难为她:“你现在有身子,此事暂切记着便不罚你了;不过老太太那里,怎么也要说一声儿的。”说着话,金氏扫向了薛氏的肚子:她和红裳早就商议过了,薛氏已经有了肚子非常好揭穿了,也许今天一并把事情办了也不错。
薛氏听到连连叩头求金氏莫要告知老太太。
金氏淡笑:“你的所为是多么大的错儿,你不会不知道吧?我们赵氏一家上上下下应该一条心才对,可是你呢?却心向外人,而且还是恶人!这样的事儿我可是不能做主的,怎么也要告知老太太一声儿。”
薛氏这才明白,不管自己今天承认与否,金氏都会把此事向老太爷和老太太禀告的:她又一次上了这个金j人的当!虽然气恼,可是薛氏也没有其他法子,只得听凭金氏做主。
薛氏自地上起来时,眼中忽然闪过了一丝寒光:既然如此,那就在今日好了。
薛氏不卑不亢的道:“夫人的话,婢妾不敢不从,只是此事婢妾也是有内情的,不知道能不能请太太一同到上房分说一二?”
金氏轻轻瞟了她一尽:“请太太?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原来的表姑娘嘛,想见太太就见太太?那来的许多话,让你哪来,你便跟来就对了。”
红裳的肚子那么大了,怎么可能让她四处乱晃呢?更何况还是薛氏提起的,金氏自然不会允了。
薛氏恨恨的盯了一眼金氏,低下头跟了上去。
看来,还要另外想个法子了——薛氏不甘心只害金氏一人,她要把红裳和金氏的孩子都弄掉
才能趁了心。
老太爷和老太太却不在上房,他们去红裳的院子了。
金氏扫了一眼薛氏道:“你先回房吧。”她不想带着这个祸害去嫂嫂那边儿。
薛氏却道:“婢妾还要亲到老太爷跟前认错领罚。”大好的机会,她当然不想放过。
“明儿吧,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金氏说完扶着菊意的手便走了;其实金氏心下有些遗憾,老太太和老太爷都不在,眼下揭破了薛氏的事情便有些不值了,只能再等几日了。
薛氏看着薛氏的背影儿,十分恼恨;她知道金氏这是在防备她。不是因为红裳两个人防她防得严,她早就得手了。
而今日,薛氏的一番心思又白费了。
但是再生气,薛氏也没有什么好法子,只好转身想离开。
“这是二房的薛姨奶奶吧?近来可是极少看到你了,可没有少让我掂念。近来可好?身子重了吧?”
不想有人唤住了她。薛氏再次转回身来,脸上也堆起了笑意儿:“魏太姨奶奶好!不想你居然在院子里,怎么今儿你没有在老太太跟前伺候着?”
魏太姨娘带着三分无奈笑道:“你不也没有在二夫人面前伺候着嘛?有些事情,唉——!”
魏太姨娘一句话就让薛氏生出莫大的好感,她轻轻一叹:“唉,罢了,不说了,越说心里越不舒服了。太姨奶奶这是要去做什么?”
“哪里要去做什么,只是听到门外有人就出来看看;薛姨奶奶没有事儿,不如进来我们一处说说话解解闷也好。”
薛氏却有些迟疑:万一她在这里久了,老太爷和老太太回来,她这不是自己今儿硬要找不自在嘛。
“老太太他们刚去,每次去太太那里,老太太和老太爷不过一个多时辰是不会回来的;你进来稍坐无妨的。”魏太姨娘好似瞧破了薛氏的心思。
薛姨娘也就点头随魏太姨娘进了屋子。
而香草一个眼神看过去,一个娘子轻微的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娘子便推说有事儿出了上房;不过也没有走远,在老太爷他们回来的必经之路的拐角处,选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坐了下来。
金氏到了红裳的房里,一挑帘子就笑道:“我今儿想给老太太请个安吧,居然扑了一个空!早知道,便直奔嫂嫂这里来了。”
老太太听到笑了起来:“你到上房去了?我还以为你今儿会小睡呢,刚听大夫说你这几日倦怠的厉害不想动呢,怎么忽然又想起到上房去了?”
老太太顿了一下又催促道:“快进来歪一会儿,有身子的人了还是一样的急性儿怎么能成,看走路也不知道慢些,走得气喘了图个什么呢。”红裳只管笑着看她们婆媳说话,这样才真是一家人啊。
金氏见过礼后歪在了榻上,闲话了几句后,便把薛氏的事情说了出来。
老太爷的眉头皱了起来:“她的孩子生下来后,便让她出府吧。”心生外向的女子当然留不得!眼下当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他日赵家有大事的时候呢?
老太太也点了点头问道:“她呢?没有同你一起过来?”
金氏扫了一眼红裳:“我打发她回去了。”
红裳便明白金氏是担心自己,轻轻一笑:“回去也好,免得老太爷和老太太看到生气。今儿天气不错,一家人坐着说会子话不是挺好?一会儿,就在媳妇这里用饭吧,尝尝霄儿的手艺。”
老太爷指须一笑:“媳妇说得有理,看到她也是生气;现今她有身孕在,等她生产后打发出府也就是了,左不过小事儿一桩,不值得为她动肝火。”
老太太又问了几句于府的事情:她和老太爷听到了一些话,所以趁此正好问问红裳。
正说着话呢,听到门外有人说笑,门帘挑起:原来是姑娘们,还有魏太姨娘来了。
姑娘们进来请了安,听说老太太等人要在红裳这里用饭,也一起闹着要红裳留饭;红裳自然笑着答应了。
老太太同孙女们说笑了几句,问魏太姨娘:“你怎么来了?”
魏太姨娘欠身:“姑娘们来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不在姑娘们便闹着要过来,婢妾不太放心,便服侍着姑娘们过来了。”
老太太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再加上凤韵缠了上来,便顾不得魏太姨娘了。
时辰过得很快,姑娘们不过玩笑了一会子,晚饭时间便到了。
红裳和金氏请老太太和老太爷到花厅用饭,一顿饭用下来人人都似很高兴;画儿几个人一直盯着魏太姨娘也没有发现她有可疑的什么举止。
红裳起身时,丫头们赶过来伺候,魏太姨娘自然退后了几步;而这时候有个小丫头身子一歪却把凤韵的茶碰翻了,倒没有烫到凤韵,只是把老太太等人吓了一跳;而红裳转头看过去时,脚下却是一滑她虽然被画儿几个扶住了,却扭到了腰。
起初红裳站好后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她刚安慰了老太太两句,肚子便疼了起来。
四十二章 要生了!
撞到凤韵的小丫头已经吓
得跪在地上发抖了,话也说不出来?她心知自己闯了大祸。
而凤韵更是吓呆了,也吓傻了;一时明白发一了什么事情后,她哪里还顾得上自己,就想扑过去扶红裳,却被雪语一把扶了。
“姑娘,您现在顾好自己就是帮到了太太。”
凤韵倒底是个聪明的孩子,便硬生生的止住身形只管看着红裳;那个撞她的小丫头,她没有时间理会她。
雪语倒是注意着那小丫头,看她的样子便知道吓得不轻;而且雪语也认识这个小丫头,感觉应该不会是她故意的;便扫向了小丫头左近的几个人一一可是依着雪语看,也没有什么可疑的。魏太姨娘也是一脸的惊慌,似乎被吓得不轻,所以只是微微张着嘴却动也没有动。
小丫头几乎要哭出来:她的身子在刚刚公歪上一歪,是因另她的汗巾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松了,有一头长长的拖到了地上;她在不知情下端着水与毛巾服侍凤韵净手,上前的时候没有事儿,可是退下皋的时候却一下踩到了汗巾身子才不稳的。
她手里端的水自然也洒了出来,浇了自己一身;这个不是重点;五姑娘受惊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可是如果太太因为身子一歪有个什么事儿,她可真就是大祸临头了。
心中有锦绣的几个人都扫了小丫头一眼,然后便调开了目光,扫向了小丫头的四周:这个小丫头是红裳院子里的人,应该不会有问题。
就连老太爷的目光也只是轻轻扫过小丫头,便看向了他处,直到他看到魏太姨娘:她今天晚上到了媳妇的院子,媳妇便扭到了腰,是不是有些太巧了呢?还是此人为不祥之身?
鱼儿和画儿也都扫了一眼魏太姨娘:她距小丫头并不太近,如果说是她推小丫头,或是借力使力推了小丫头不太可能————只有一个小丫头站不稳,其他的人稳得很。
红裳感觉到自己肚钅疼以后,先看向宵儿:“宵儿,过来给我把把脉。”
然后回身看向老太爷和老太太:“老太爷、老太太放心,没有什么大事儿。”小腹的疼痛越来越厉害,红裳不自禁的皱了一下眉。
老太爷看红裳脸色不太对:“媳妇,你真得没有不舒服?”
红裳强笑:“老太爷宽心。”
宵儿已经上前自鱼儿手中接过了红裳来,一手便搭上了她的胳膊。
红裳感觉到腹中的疼痛更加厉害了,她因为疼痛手上不自觉用力,握得侍书都感觉到疼痛了;侍书心知不对:“太太,您、您怎么了?”
宵儿鼻子上已经出现了细密的汗1=,她的声音尖尖的:“快,抬太太到屋里床上去,快!”这一声叫得有些发颤,听得屋里人身号都是—抖。
红裳额头上见了汗,听到宵儿的尖叫强笑安抚众人:“没、没有什么,扶我去躺一躺、躺一躺就好。”老太太和金氏都是过耒人,就算没有宵儿的尖叫,她们也知道情形有些不对了;金氏已经急急问道:“嫂嫂,肚子可是疼了?”
老太太却已经吓得没有了主见,只是白着一张脸看着红裳;老太爷虽钡—心急如焚,只是这种事他不好开口直问,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听着。
就在这时,红裳感觉到股间一热,心知坏了;但她知道现在不能让屋里大乱,所以强自忍着疼道:“老太太,不要紧的;我想————,只是孩子等不及要见祖父祖母了。”
说完,红裳还笑了笑:事情当然不能瞒着,这可关系着孩子的性命;但她尽量表现的轻松一些,也好安一安众人的心。
老太爷和老太太闻言吓得脸色大变,转头便大叫着让人去请大夫;不过因为红裳的镇静,老太爷和老太太都还可以,没有头晕或是什么。
屋里的人其实并不算多:除了用饭的主子们,也不过是各自贴身丫头,还有几个小丫头罢了一一老太爷和老太太在红裳这里用饭,总不能没有了服侍的人红裳用饭时只有四个大丫头里的人两人在就足够了。
大户人家最重规矩礼仪,就算是有饭也是有一定章程:所以红裳一个人时可以简省,如果赵一鸣在的时候,屋里伺候的人就是按娩矩来的了;更何况今天是老太爷和老太太在这里用饭呢。
除了丫头们,屋里今儿伺候的人还有陈姨娘和魏太姨娘。
红裳和金氏倒是有“好心”,想让魏太姨娘出去用饭不必伺候着,可是一来她自己怕是会推辞的,二来老太太不发话,她们两个儿媳妇也不敢擅专,只得留下她在屋里。
但就是这些人,现在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不过如此一忙乱,更加没有谁顾的上去理会跪在地上的小丫头。
凤韵的脸色已经白了:母亲被她害了!她的眼中就要见泪水,雪语握住她的手:“姑娘,您现在不要如此;太太吉人天相,我们应该求满天神佛保佑太太;你落泪便是不吉利了。”
凤韵闻言硬把泪水逼了回去。
凤歌和凤音都已经镇静了下来:这些日子管家当然不是白历练的。
凤歌吩咐身边的丫头去把生产应该用得东西都取来;而凤音已经过去安抚凤灵和凤韵
:现在只要她们能顾上自己,就已经是帮上大忙了。
金氏原本想吩咐人去取东西的,听刷凤歌的话后便对她点了点头:“照顾着妹妹们。”
屋里正乱着,外面进来一人,差一点和去请大夫的丫头撞个满怀:“这是怎么了?”薛氏个时候居然来了。
但这个时候却没有人理会她。
金氏看也没有看薛氏,她持着菊意、菊影的手跟进了红裳的卧房:她的前后自然有自己的丫头护着,怕这个时候太忙再伤到了她。
红裳已经被人抬到了床上,宵儿叹牙道:“动了胎气,看脉像、看脉像,怕是要生了。”她的眼圈都红了。
红裳闻言吸气,长长的吸气,然后努力让自己笑出来,以平稳的声音道:不要慌,原本也就快要到日子了,东西也都是齐备的,今日生和明日生没有什么区别。侍书,赶快使人送二夫人回房。”
红裳看到了金氏,她当然不放心金氏了:今天的事情是偶然的,还是有人谋算现在顾不上查,但却不能再让金氏有危险。因为眼下自己屋里太乱了,人人飞奔来去,这个时候太容易让人做手脚了。
红裳一面说,一面看向金氏,却没有多说什么,但金氏也娘白红裳的意思;虽然她极不放,,极不愿意去,但她也知道自己在这里帮不上忙,还只会让红裳担心,只得重重点头。
不过金氏并不想立时就走,她想安排好以后再走:老太太现在已经没有主意,嫂嫂这里不能没有打理。
可是老太爷已经使人进耒,让二夫人赶快回房。
金氏便只能出去,就算要安排事情也要回明老太爷一声儿:她不能不理会老太爷的话。好在事情急紧却不必非要在屋内打理,如果由老太爷发话更好。
红裳看向老太太:“老太太,不要紧的,我感觉还好。只是大夫要请,不过已经说好的几个稳婆也一一”
老太太这才大叫起来:“请稳婆,请稳婆,快去请稳婆。”她一吓早已经失神,还是被红裳提醒才想起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人不是大夫,是稳婆。
凤歌几位姑娘这个时候已经进不得红裳的卧房,不过凤音却是有急智的,听到老太太叫稳婆,想转身就向外跑去,一面跑一面喊:“许妈妈,许妈妈!”
屋里的人现在就行动带风,人人都似没有长眼睛一样;凤音一连撞倒了两个小丫头,被一个大丫头撞倒的时候,许妈妈急急奔了进来:“姑娘,姑娘,老奴在呢。”
许妈妈刚刚被老太太打发回去用饭了,她刚赶回来还没问出了什么事儿,便听到凤音唤她。
凤音坐在地上顾不得其它,指着红裳的卧房:“母亲,母亲快要生了,您去看看。”这种时候,凤音对许妈妈用了敬称“您”。
许妈妈原木想扶凤音的,听到这句话一面喝小丫头扶起凤音来,一面冲进了卧房。
而这个时候红裳刚刚同老太太说完一句话:“稳婆来之前,让许妈妈过来看看吧,我听人说她懂一些的。”
老太太还没有使人去唤许妈妈,便看到她冲进来,连忙道:“许嬷嬷,你来的正好,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