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儿软软的模样落在安定侯眼里,心都快化了。
越是高兴,心里就越是难受,安定侯很担心,他都这把年纪了,要是他死了,小孙儿可怎么办?今天派去请慕清秋的人又独自回来了。
安定侯琢磨着,要不自个儿厚着脸皮亲自上门去请?
虽然慕清秋拒绝了安定侯的邀请,安定侯倒没生气,反而觉得慕清秋避开与天都府权贵结交是明智之举。
过犹不及、盛极必衰,慕清秋在天昭国民间的声望很好,且有越来越盛的势头,区区小民与皇权争声望,这事儿不管放在什么时候,当权者都不会喜欢。
安定侯在朝数十年,知道当今皇帝的性情,皇帝轩辕承天治国有方,却是个疑心极重的人,要不然当年苏门惨案也不会定夺的那般迅速,处理的那般决绝。
慕清秋名声太盛,要是不知道收敛,必定招来轩辕承天的猜忌,甚至引火烧身。
好在慕清秋懂得分寸,知道避讳。
一个不愿与朝中权贵结交的人,说破大天去,也没人会信,她有不臣之心吧!
安定侯很赞同慕清秋的形事,只是他们安定侯与旁人不同,小孙子被慕清秋救回来的事安定侯给皇帝禀报过,皇帝也承诺,孩子年满三岁就封世公子。
既然慕清秋是安定侯府的恩人,多点交往也没什么不妥。
为了免去皇帝陛下的猜测,安定侯甚至已经上了奏折,年后不再入朝,交了手上的职务,只挂着‘安定侯’的爵位在家专心带孙子。
安定侯想,他是铺垫好了,可是慕清秋不知道啊!
难道慕清秋把他也算进该避讳的权贵朝臣当中去了?
想到这一点,安定侯越发觉得,干脆自个儿抱着小孙子亲自登门算了。
正在此时,管家急匆匆进来禀报,说是慕清秋过来了,看着挺着急,似是出了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