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第二天中午,蒙古军沿着密云县南部的白河,向北方行走的时候,中华军的骑兵追上了蒙古军。
原来北京的北部的驻守任务是甴中华军的第十军付责,军长章一平收到了侦察兵的报告之后,也不敢大意,因为还不知道是那里来的人马,而且很有可能是清廷的援军,一定要弄清楚才行,因此也立刻派出一个骑兵团,前往寻找这支军队。
而且经过了五六年的引进优良马匹,并且进行配种培育新型战马之后,这时中华军的战马素质都相当的到提升,由其是山东、淮南两个军区,因为主要是付责北方作战,因此在中原大战以前,就己经全都换上了新培育出来的优良战马或是引进的马匹,这些战马不仅身躯高大,结实,而且在速度和耐力方面也同样不差,也进一步提升了骑军的战斗力。
三千多骑军留下的痕迹当然是可以轻松发现,因此中华军的骑军一路向北追赶,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终于在密云县附近的白河边上,追上了蒙古军。
硕塞虽然没有在战场上与中华军的骑军交战过,现在当然知道,中华军的每个军区里,都有一支骑军部队,而且尽管中华军和清军之间发生的骑战次数并不多,多数是以步兵来对抗骑军,但也并不是从来没有,从双方之间发生过的几次骑战来看,中华军的骑军和清军的八旗铁骑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当然中华军的骑军也确实是占了不少武器的便宜,因此从心理来说,硕塞是不想和中华军交战,但见中华军已经追赶上了,硕塞也只得下令蒙古军迎战,于是双方在白河边展开了一场骑兵之间的对决。
但蒙古骑兵对中华军的情况所知不多,从心里来说,蒙古兵确实是很瞧不起汉族的骑军,而且见对方的人数似乎还比自己略少一点,因此也对与中华军作战充满了信心。
结果在战斗一开始,蒙古骑兵就发现自己确实是有些低估了中华军。
双方一开始是各自策马对冲,在尚未短兵相接的时候,首先各自用弓箭、火枪对射,但中华军使用火枪在射程上比蒙古军的弓箭大,虽然中华军的骑兵所用的是后填弹式火枪,射程其实也就在五十到六十步之间,但骑兵所用的弓都比较短,射程一般都在三十到四十步之间,而中华军的火枪则不受限制,马上步下都一样,也要稍胜一筹,因此中华军首先向蒙古军发动攻击,在一轮火枪射击之后,冲在最前排的蒙古骑兵被打倒了一片。
不过双方远程武器的射程差距并不大,骑军对冲,这么一点差距,几乎是眨眼就过了,因此蒙古军随后就以弓箭还击,双方都各自损失了数十人。
当怨几十步的距离,对于双方来说,基本都只有一次发射的时间,因此蒙古士兵再射完了弓箭之后,立刻收好弯弓,拔出佩刀或长枪,准备近战。
但中华军的的骑兵配备的都是一支火枪,二支短枪,火枪射击完之后,士兵一面拔刀准备近战,一面也抽出了短枪,对蒙古军进行第二次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