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七七章 北疆告急(下)

龙啸大明 木林森 1814 字 3个月前

堵胤锡怔了一怔,有些不敢确定道:“组织民兵,结寨自保!”

其实在中国古代,由于军队的数量有限,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因此在边境地区百姓自己组织民兵,结寨自保,亦民亦兵,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明朝的九边地区,基本都是全军皆兵,商毅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也在山东组建民团。

但问题是现在的宁古塔地区本来是清廷的老家,满族的龙兴之地,当地的土著达斡尔人、鄂伦春人,虎尔哈人等,都巳被满族编入了八旗,实际已并入了满族,因此让当地的百姓组织民兵,结寨自保,是否是养虎为患呢,而且听商毅的口气,还打算给他们配备火枪弹药,万一这些满人心怀故国,一但枪弹到手,然后举旗反叛,岂不是后患无穷吗。

看到堵胤锡的表情,商毅就知道了他的想法,笑道:“堵卿,你是担心边民不服王化,一但结团组军,会滋生事端来吗!”

堵胤锡忙道:“皇上明鉴,臣确实有这个担心!”

商毅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我中华帝国虽以汉族为主体,然而其他边少民族众多,若想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唯有各民族一视平等,不偏不倚,方可使其他各民族真正归心,因此朕才在蒙古推行,蒙人治蒙之策,现在满人也巳并入中华,那么就再不可以敌族、外族而视之,唯有如此,才可以收服其心,现在俄国侵我东北之境,残杀当百姓,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驱逐俄兵,护境保民,以示政府对满人亦视为己民,以收人心,只要是人心归复,纵然有一二野心者,企图复避清室,亦无人响应相从,既是如此,又怎么不能让他们结团自保呢,而且不仅是满民可用,就是归复我中华的满族将领,也同样可以启用,如清廷的宁古塔将军沙尔虎达父子,主动归服中华,他们久居宁古塔边境,熟悉地理人情,如果给予重任,也能为我中华大用!”

顿了一顸,商毅又道:“何况八大军区换装之后,剩余的旧式火枪有五十余万支,这些火枪留在库房中也是烂掉、坏掉,不如分发给边境民,以示朝廷视为己民,对其信任之意,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战斗力,使其能够御敌自保,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堵胤锡听了之后,也向商毅施了一礼,道:“皇上英明,为臣所不及!”

其实商毅心里十分清楚,满人的人口并不多,加上入关近十年,大部份都迁到了关内,留在关外的只是少数,而大多都集中在辽宁省地区内居,而住在黑龙江北部一带地区的,更是少之又少,让他们结团练兵,给他们一些火枪火炮,也翻不了天,而且既然是中华帝国统治了东北,迟晚都会招满人入伍参军,而少量的满人入伍,是不可能改变中华军的性质,因此没必要搞什么民族岐视政策,再者说给民兵装配火枪火炮,但弹药都必须靠政府供应,也加强了民兵对政府的依赖性,还有利于帝国对东北边区的控制。

因此最后众人商议决定,首先要求沈阳军区加强在黑龙江、吉林北部的驻军,分别设立黑龙江军分区、吉林军分区,对于来犯的俄军,坚决打击,绝不客气,并且适合主动出击,捣毁其在东北边境地区建立的城寨,将其完全逐出中国境内,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越境进入俄国领土,去打击俄军,使其不能在中国东北边境立足,首先当然是要夺回雅克萨城和呼玛城堡。

其实这时中俄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定边境线,因此像外兴安岭、大兴安山、尼布楚、东西伯利亚等地区,也都很难界定属于那一方,虽然中国在元朝的时候确实统治过这些地方,但元朝本身的时间也并不足百年,而且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也有限,在明朝时候已不属于中国,因此在另一时空里的清廷,也从未对这些地区进行过实质的统治,因此清廷在《尼布楚条约》中就毫不可惜的放弃了呼伦贝尔湖以东,大兴安岭以外的广大地区,现在实际是谁先占领就归谁,商毅当然也不会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