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秋声

皇后策 谈天音 5037 字 4个月前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岁雁字长,物换星移几度秋。

我站在虹桥之上,太液池两岸枫叶荻花,红白争舞。我微笑着指着领头的画舫,对身边的少年说:“长公主总是这样的开心。同她在一起,远来的客人一定也能放松吧。”

七王元旭宗默然无语,让我有几分为难。

娇美的元婴樱远远的举着紫菊花,银铃般的笑声随着晚风而来。她身后的少女清瘦而沉静,白白的脸上眉目疏淡,总有丝如同秋意般的忧郁。看到了我们,她面上透出淡红,行了礼便躲入船舱去了。她是湘洲刺史王韶的女儿王萤。她的到来,意味着王氏的妥协。北朝皇帝以宣纸泼墨般的巧妙力量,轻易就获取了富饶的湘洲。现在寻思起来,天寰那时候深入四川虎穴,削平蓝羽军,是早已经想到了将长江上更关键的省份也并入版图。王韶按照和皇帝的约定,现在也并未改换湘洲的旗帜。因为那会给南朝开战的理由。

但王韶已经开始秘密的建造战舰,也以南朝的大将军萧植为“奸臣乱国”的理由,拒绝再听从南朝的命令,不再纳贡。可以说,琅玡王氏选择了暧昧的“投降”。而我,北帝的妻子,正是这种行为的最好借口。王菡和王萤兄妹,全部被父亲送到长安,他们是皇帝的贵宾,但也是乱世里的筹码:人质。

元旭宗好像看出我莫名的伤感,带着可爱的温驯说:“皇后让我来,是有什么示下吗?”

我清了清嗓子:“七弟,王姑娘如今由我庇护。她快就满十五岁了,看上去不特别,但性情也好。我想……她和你的年龄差不多……她……”我到底是年轻,缺乏说下去的力量。如果王萤是个美丽的女孩子,性格不是如此腼腆的话……对于这样的政治联姻,我更方便启齿一些。让七弟和王萤结婚,天寰并不热心,但我非常想促成此事,也算一种私心吧。

元旭宗低下头,他与阿宙有几分相似,在晚霞映衬里,称得上俊秀。阿宙奇迹般的攻下敦煌后,陆续血战,一直将索家残部赶到了佛国于阗。我突然想:千里之外的阿宙,一定变得更桀骜吧。他的七弟,眼神异常诚恳,倒映出我来。

“七弟,你可有喜欢的人吗?若是以王萤为妃子,你觉得如何?”我加上一句:“要是你不乐意,也不妨直说,皇上……皇上说要你自己决定。我是你嫂子,不会有所芥蒂的。”

元旭宗咬着唇。元婴樱喊他:“七弟弟,七弟弟,等着我。”他也只挥手,勉强笑了笑。

我心里略有失望,但也在预料之中。是的,王妃应该是美人。要是换了我,恐怕也不能委屈自己接受。我柔声笑,正打算把此事打个圆场。元旭宗抬头说:“……一定很难受吧。”

“嗯?”

元旭宗道:“我记得你才来长安的时候,五哥曾对我说:公主离开家人到遥远的北方,身处陌生人之间,一定是很难受的。他又说:那种寂寞和彷徨的心情,真是非常非常难受的。五哥去了西北,我也长大渐渐明白了。王姑娘来我们这里,也该是这样吧。”

阿宙说的吗?我抚摸着汉白玉的栏杆,那时……确实如此,天寰遥不可及。

元旭宗继续诚挚的说:“相比五哥在西北的血肉奋战,我对皇上能和平收到湘洲重地,十分高兴。我是个鲁钝的人,并没有什么特长。所有的不过是父皇和长兄赐予的名位。嫁到我们皇家来,对女孩儿是特别辛苦的事。假如王姑娘愿意的话,我是愿意的。虽然我跟她不熟悉,但是成婚后,我一定竭诚待她,甘苦与共。”

“七弟,谢谢你的话。我太傻了……早就该坦白的说出来。”我哑然失笑,眼睛都湿了。

元旭宗的脸突然变得通红,好像被雷击了一样,他喉头作梗:“……皇后……您……”

我才发现,自己居然激动地握住了他的手,连忙松开。

元婴樱已跑上桥来:“七弟弟,你快来,我给你看好东西。”她不顾礼节,拉了弟弟就走。

我和天寰成婚以后,只有元婴樱始终不能理解。她对阿宙离开,而我成了皇后,总觉得特别奇怪。甚至有一次当着人问我:“你为什么不跟我五哥哥一起去西北呢?他多么喜欢你啊。”把左右的人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我望着他们姐弟的背影,罗夫人已从桥的那一边行来,她脸色苍白,麻点就更加明显了:“皇后……”

我微笑点头:“夫人辛苦,中秋的贡品和宴单备好了吗?……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将单子交给阿若,轻声说:“杨夫人心疼病发,似乎不轻,皇后您看……?”

杨夫人?因为天寰素有孝名。我婚后,也很留心后宫内的前朝嫔妃的医药饮食,有时候还亲自到腋庭探视老病的太妃们。但杨夫人有心疼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我静静的凝视了一会儿湖面:“我知道了。陈,徐,两位宦者有否前去诊治?”

因为天寰废除了太医院,宫内女人患病,主要是由两位懂医术的老宦官治疗。

“去了。”

我望了一眼远处:“我亲自去瞧瞧。此时不要泄漏,只

说我与罗夫人检视贡品。等会儿引七王和公主去水边的离光亭用晚饭。”我又低声吩咐阿若:“将王姑娘的位置和七王排在一起。”

---------------------------------------------------------------------------------------------

杨夫人所在的九华殿,在先帝时期多次装饰,富丽堂皇著称于世。但正如我从小所明白的,宫中的鲜艳来自于帝王爱的长盛不衰。九华殿在先帝过世十多年后,已像一个顶着过时化妆的美女,有了几分尴尬迟暮。

杨夫人的总管太监我是见过的,他同这宫室一样,容貌姣好但不合时宜。

宫女宦官乱作一团,见我来了,才不喧哗,全都匍匐在地。不得不说,虽然我在后宫老太妃们处甚得人心,唯独九华殿内人对我倒是过分惧怕的。

我蔼然问询,徐宦官一一回答。杨夫人是午后急病,一度昏厥,如今经过针灸,病情稍微平稳。我点头说:“好,你们这两天就守在九华殿内,所有变化立刻向我禀报。杨夫人乃三位亲王之母,要是有个好歹,万岁必将追究。”

徐宦官满头大汗,众人大气都不敢出。我又微笑道:“徐公公上了年纪,侍病劳苦,即刻应赏赐金带。中秋节赏赐后日都该发下了,九华殿人今年因为夫人有病,不可擅离职守,因此告诉张宫管,应赐九华殿诸宫人三倍银帛。”

有钱能使鬼推磨。我这样一说,他们的情绪都安定下来,宫女撩开珠帘,我向内望了一眼,杨夫人面色暗青,手捂胸口,歪躺于一张白玉榻上。我摆了摆手,挪步进去。

她好像没有注意我的到来,气若游丝。我也没有唤她,只注视她那曾经绝美的脸面。见她额头出汗,我又用丝帕小心翼翼的替她擦了。灯光下,我注意到她一只垂落的手上,还套着三个金光灿灿的指甲。

人们传言:杨夫人与皇后不睦。我对杨夫人,喜欢不起来,但所有的礼节都尽数做到。这个女人是阿宙的生母,也是迦叶的祖母。想到七王在夕阳下所说的话语,我对她突然产生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感情。我将宦官所送的碧玉粥接过来,用嘴吹凉了,以银勺递到她的唇边。

她忽然明白过来:“皇后……?”她的语气,是带着一丝乞怜的。

我笑了笑,慢慢的喂她,缓缓说:“夫人不用担心,病定会好起来的。入秋天气骤冷,女人血脉不合,也是多见的。五王能在西北大胜,亦是夫人的荣光。夫人需要什么,尽管让人去跟张公公,罗夫人说吧。我自会留心关照。”

杨夫人费力的说:“妾似乎命不久长……也好……能侍奉先帝去……是妾日夜所盼的,只是有件事要托皇后。”

“你说吧。”

杨夫人的凤眼眯缝起来,似乎微弱的光也是刺激:“求皇后向万岁说,请万岁准许六哥殊定来朝见妾最后一面,还有妾的小七儿,哪怕一眼也行。妾没有常识,又不得体,因此万岁不准妾跟小七相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