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爱信不信

网 更新时间:2008-9-8 20:21:42 本章字数:9056

零零二年一月五日,寰宇公司总部大楼。

多功能会议室里,一百多号人其聚于此所带来的热量,让整个房间里热气腾腾,一点也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

在会议室里蒸腾的热气作用下,外面玻璃窗上的冰棱开始慢慢融化,在玻璃上留下一道道痕迹。

应周主任的要求,寰宇公司派出所有安保队员,封闭了会议室所在的上下两层楼。除了与会研究人员,不允许其他任何人通行。

周主任带来的专家团,不光是国防科工委的人,还有中科院、空间研究院等几个航天部门的人。

这中间,还包括国家秘密成立的空天飞机研究小组。

国家对空天飞机渴求以极,早在九八年,就悄悄成立了这个研发部门,专项进行空天飞机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研发工作。在国内,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有这么个研究小组存在。包括这些研究人员的家属,都只知道他们的丈夫(妻子)去参加了一个绝密研究,但去了哪里,是研究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他们都不清楚。

实际上,他们一直就在北京,就在国家综合研究基地,距离他们的亲人,相距不到二十公里!

利用寰宇公司提供的超级计算机接口,国家空天飞机项目组作了很多的研究。情报部门从国外费尽心机搞回来的情报,国外其他研究单位的最新材料、发动机、加工技术地进展,也第一时间送到他们手上。希望能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不过,他们的研究进度,就和当初萧强的非洲基地一样,进展并不顺利。

机身设计、气动布局、导航系统、维生系统等等这些一般的航空航天难题,凭着国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很容易就能拿出稳妥的方案。

然而,最关键的动力系统,始终无法得到解决。

空天飞机,需要从地面。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在高空要想超音速喷气机一样快速,以冲上几万米的高空,最后,还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脱离地球吸力,进入外太空。

如此复杂地飞行过程,即便是不懂行的外人。也知道,不是一套动力系统就可以解决的。

像普通飞机那样起飞,就需要涡轮发动机,让飞机可以从零,加速到三马赫以下。要高超音速上到几万米,又需要冲压发动机,将时速提高到二十五马赫。最后,在脱离大气层的时候。还需要火箭发动机,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飞行至少上百公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项目小组呕心沥血,还是进步缓慢。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还是承认,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最好的做法就是像美国人一样。放弃地面起飞地思路,用大型运输机将空天飞机带到高空,从高空发射。直接用火箭把速度提到四马赫以上,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

可行是可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必然降低了空天飞机的运载重量。

其实用性,将大打折扣!

昨天接到通知,让他们到寰宇公司开一个方案论证会,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是一愣:难道国家同时将这个项目,交给了国家空天飞机项目小组,和寰宇公司,以展开竞争?

寰宇公司不是搞电子的么,他们难道也能研制出航天飞行器?

有这个想法的,并不只是国家空天飞机项目组,航天部门的专家们,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寰宇公司就是一个电子科技公司,电子产品,国内没有哪个部门能超过他们。但说到飞行器、航空航天,寰宇公司就是一个门外汉。

空天飞机?

他们能拿出一个民航支线客机,就相当了不起了!

航天口地人大多相互认识,毕竟作为尖端科技的结晶,真正出色的航天人,数量总归有限。就是没有见过面,也大多听过对方地名字,知道他的研究是什么方向。

他们惊讶地发现了国家空天飞机项目组,里面有很多老熟人,都是前几年就不知去向的,突然一下出现在这里,而且单独坐在一起,和他们分开。许多人就猜出来,他们一定是承接了一个绝密工程项目。因此,只有少数几个人大声向他们打着招呼,其他人只是含笑,朝他们点点头。

寰宇公司的人也在议论纷纷。

这次参与会议的,基本上是以从非洲基地调回来地一批研究人员为主,而且清一色都是中国人。科学家都散漫惯了,相互讨论着最近的课题、技术难点,以及即将开始的样机制作检测。

以中间地会议桌为界线,寰宇公司的研究人员,和来参加技术鉴定的航天部门专家团,分为两个部分。

闹哄哄的会议室,就像是一个自由市场。

萧强陪着周主任和总装的一个中将,谈笑着进入了会议室。

这位中将,就是上次参与审核飞行模拟器的那位总装领导,他这次来,是担任会议的主持人。以在国防科工委与寰宇公司之间,作为一个中立者存在。

三人稍微客气了一下,总装的中

将坐在了椭圆形会议桌的弧顶首位,萧强和周主任一左一右,分坐在他的两边。

会议室里的声音慢慢小了下来,大家确切来说,都是军人。即便是科学家,也还是有一些纪律性的,渐渐的,会议室里安静下来,等待会议的开始。

中将站了起来,笑着朝周围的科学家们点头示意,微笑着说道:“大家不用拘谨,我们今天这个会议,我们总装就是一

人,所以,我就长话短说。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今加寰宇公司提出的空天飞机方案报告会,当然,他们地研究到了哪个进度,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不过没有金刚钻,也不敢揽瓷器活,寰宇公司既然敢挺身而出,必然是有底气的。那么,下面我们就请寰宇公司的总裁,萧强先生。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空天飞机研究,请大家鼓掌!”

说完,他第一个鼓起掌来。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靠窗的寰宇公司研究人员,掌声热烈,对于这位闻名遐迩的老板,他们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看到,又是一家人。自然高兴。

航天部门的人也鼓着掌,只是他们的掌声,更多的是礼节性地,并不热烈,很快就停了下来。

他们对这个报告会,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对于报告会的质量,一点也不抱希望。

萧强站起来。向自家的研究员,和航天部门的专家团都点头示意,开口说道:“感谢总装的领导、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以及中科院、空间研究院和其他单位的前辈、同仁,拨冗莅临我们公司,听取我们空天飞机研究的报告会,指导我们地研究工作,对此。我代表寰宇公司,表示深深地感谢。”

中将、周主任和所有的专家都鼓起了掌,掌声比刚才还热烈一些。

萧强姿态放得很低。令所有人都很满意。

套话说过,萧强进入正题:“空天飞机,各位比我们了解得更多,我就不再班门弄斧,多说什么。不过,我要回顾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空天飞机,相对于火箭、航天飞机,它的必要性在哪里,因为,正是它不同于前两种空间发射方式,才是我们研究空天飞机的最初动力,是这种飞行器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偏离了这个优势,空天飞机将成为不具价值的昂贵玩具。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飞天梦想。嫦娥奔月、凡尔纳的月球大炮,都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现在我们所拥有地空间飞行方式,不外乎就是火箭、航天飞机这两种。

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一个固定的发射场,需要上万的人员辅助、发射场维护,并装备价值高昂地仪器设备。

火箭是一次性消耗品。航天飞机虽然可以部分回收,重复使用,但其实际发射费用,比火箭还要高。更为严重的是,两种方式,都会在外层空间抛弃大量的残留物。随着残留物的增多,越来越影响到外层空间飞行安全,照这个样子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被人类自己制造的碎片,封闭在地球上,成为坐在井里地青蛙,望着浩瀚的太空,徒自叹息。”

两边的研究人员都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