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嫣走后,韶华曾问了凌氏一些问题,她脸色变了一下,有些不耐烦地让她照顾自己先,其他的事都不要管。而李勋卓因为锦华至今下落不明而烦恼,韶华不敢开口跟他打听事情。
对于锦华,要说心里没有怨恨,那是骗人的。若不是因为严恺之的出现,恐怕她如今早就到阎罗殿报到去了,可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冒险了点,但能得到严恺之的亲口承诺,韶华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所以当李勋卓问到锦华的事情,韶华选择三缄其口。
生死有命,锦华既然狠心到推她下水,不顾她安危地逃跑,她也犯不着为她的下落而担忧。要是能活着回来,那就算她命大吧,她们之间的帐到时再好好算。若是回不来,韶华心底冷笑,若真是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就算是现世报,就看谁上辈子积的德比较多了。
尽管有李家的人到来,凌家还是热热闹闹地按自己的脚步过日子,剩下不到半个月就是过年,要忙活的事情还有很多,再加上如今来了这么多客人,底下的人更忙得脚不着地。
韶华躺在床上想了半天,忍不住让幼菡去找博衍过来,结果得知博衍不在家。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这让韶华感到十分好奇,在她印象中,博衍就像是亲哥哥般,对她总是无微不至靛贴和照顾。可她来到凌家这么久,在床上躺了这么久,竟然没见过他出现,问到他的下落,竟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好像从咱们来凌家到现在,我都没看到过博衍少爷的影子,就连其他少爷也没有。”幼菡给韶华拿来一件丁香色的夹棉披风,把她整个人都裹得严实了,才肯让她下床。
“其他少爷也没有?”韶华正端着一碗鸡汤,临到嘴边,被幼菡的话吓了一跳。
幼菡点点头,“兴许是大舅老爷不让他们来打扰五娘子吧。”
韶华闷闷地捧着汤碗,一边轻抿,一边道:“那京里的事,你可有打听到什么?”她现在没能指望谁给她消息了,只希望幼菡可以听到一些风声。
可是,幼菡的回答让她很失望,为了照顾韶华,她连屋子都没机会踏出去。
本来大病刚愈,就该继续安猩卧休养,可是韶华根本坐不住,烧一退,整个人就活泛起来。她跟凌氏提出要出去走走都被凌氏拒绝了,而周嫣只来过一次后,也再没露过面,其他人更是影子都没有。这让韶华心里痒得难受,好像所有人都知情,就闷着她一个人在鼓里似的。
好不容易,她摸清了凌氏的行踪,央着幼菡陪她来寻凌老爷子。
在这个家里,如果有什么事连凌老爷子都不知情的话,想必其他人问了也没用。对凌老爷子,韶华心里有种别样的感情,大抵是因为原本是他养大的关系,心里总是要比看到其他人感觉更亲昵些。好不容易出了门,阔别多日的阳光让她觉得心里明快,连脚下的步伐也变得轻盈起来,幼菡都有些追不上。
鉴于韶华在凌家地殊身份,不受任何阻拦,也不费吹灰之力就来到凌老爷子的院子。韶华私心想给凌老爷子一个惊喜,准备悄悄地潜进去。
令幼菡引开守门人的注意力,偷偷翻墙进去,才刚溜到窗前,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屋里响起:“爹,京里已经乱成一片,是不是该行动了。”
凌二舅舅凝重的语气让韶华不由得定住身子,就地蹲下去,躲在窗户下聆听。凌二舅舅的脾气让韶华记忆尤深,说话总是带着揶揄调侃,笑眯眯的模样和不苟言笑的凌大舅舅形成鲜明对比。如今,他口气严肃谨慎,听不出半点玩笑意味。若不是凑巧听到“京里”二字,韶华绝对会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