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部分

三面夏娃 修一一 3180 字 4个月前

人啊……”

岳立秋还没反应过来,王峰已然面红耳赤,“你说说你这个倒霉婆娘,连司机大哥都比你刻苦好学。王阳明是心学创始人,王重阳是道教鼻祖,名字虽然只差一个字,却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混为一谈。”

“那个,我是五十步笑百步。”顾以涵也赧然地转过头去,“班门弄斧,大家别见笑。”

“不关你的事。”王峰摇摇头,“换谁谁都误会。”

岳立秋观察一下众人的表情,不以为意地说:“我啥时候说王重阳了?一直说的都是王阳明啊!你们呐,不懂还要装懂,多幼稚。”

车厢内再度爆发一阵笑声。

声浪到达最顶点之时,孙家寨村口那块醒目的淡红色巨石标志赫然闯入了所有人的视线。

“终于到家了!”岳立秋轻松地舒出一口气,抱紧了酣睡不醒的虎子,“宝贝儿,姥姥姥爷见到你,得有多高兴啊——”

“这一路上,够折腾的。”王峰总算收住了笑,迅速调整好表情,“你别说,我天天能梦见丈人亲手腌制的火腿的味道……”

岳立秋怒目而视,“吃!你就知道吃!!”

王峰噤了声。司机和顾以涵也不再傻笑了。汽车驶入村子,迎面就是那栋极具特色的环形土楼。

“好了,就是这里。”

岳立秋麻利地给虎子的襁褓外又加了一层小薄棉被,率先推开车门下来。

顾以涵也随她一起下车。眼前的土楼明显比记忆中的更加沧桑陈旧,外墙的材料经过长年风化干燥,斑驳不堪;墙角低矮处还被贪玩调皮的小孩子画上了不少涂鸦作品,色彩倒是鲜艳,却凭添土楼的破败之感。

“小涵妹子,你还记得这里吗?”岳立秋问。

“当然!”顾以涵重重地颔首,指着土楼五米开外一株干枯的歪脖柳树,“立秋姐,咱们还爬到那棵树上逮过知了呢,我记得一清二楚。”

岳立秋笑颜舒展,“是呀,咱俩挺笨的,拿竹竿挑着沥青粘都粘不着,最后只能直接用手抓。结果你把沥青粘到了脸上,洗不掉,抠的时候疼得哇哇哭。阳阿姨当面骂了你一通,背着人却悄悄流眼泪,她多心疼你啊,你还不自知,一个劲跟我埋怨说不想要妈妈了呢,傻丫头!”

“唔?”顾以涵对六岁时的所作所为金记住了一部分,难免恍惚,“我真的说过傻话?”

“我还能骗你?”岳立秋将虎子交到王峰臂弯里,领着顾以涵往土楼入口走去,“有阳阿姨那样的好妈妈,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唉唉,不提这个了,别让你勾起伤心事了……”

顾以涵说:“没事。小时候好多事忘掉了很可惜,听你讲讲我才能高兴啊!”

司机摇下车窗,从驾驶位探出头来。

“嘿,大兄弟大妹子,你们和家人团圆了就好好过个年,我先回镇上了,以后有缘再见——”

“老公,他就这么走了?”

“车费我付清了,没坐地起价,按之前约定好的八十块钱,一分每多要。”王峰如实相告。

“又不是让你报账……”岳立秋瞪圆了眼睛。

“那是啥意思?”王峰不明就里,“咱的行李都在这儿,没落在车后备箱。”

岳立秋愣愣神,回身疾步走到汽车跟前,“师傅,孙家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来了客,一定要留下吃够一日三餐才可以离开。这天灰扑扑的,眼看快要下雪了,干脆你将就住一晚,明天再回午源镇也不迟。”

王峰明白了老婆大人的意思,连忙也张罗着留客。

“师傅,从昨晚到今天,你为我们跑前跑后的,受累了。我丈人最擅长制作腊味,留下尝尝,保准吃了一顿还想吃下一顿,让你赞不绝口。”

司机笑笑,“谢谢你们的好意。我女儿今天从北京回来,大一的第一个寒假,我得赶回去接她的火车。”

“师傅,您不是说如果下雪的话,通往镇中心的路没法走吗?”顾以涵问道。

“小姑娘,咋会那么巧?”司机抬头望天,“我看这雪一时半会儿下不起来,我要是开得顺利,满打满算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

“依我的经验推测,很快就下雪了。”顾以涵继续努力。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司机说,“跟我谈经验,又想班门弄斧是不?”

顾以涵淡淡答道:“我和您的女儿一般大,我在想,假如我爸爸为了接我而必须要面临可能出现的危险,那我宁愿不让他冒险!”

“是啊……”岳立秋热心地帮腔,“师傅你就赏光吃顿特色家常菜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