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部分

三面夏娃 修一一 3192 字 4个月前

得的事,沈傲珊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要么是画风独树一帜,要么是对艺术的追求精益求精,否则,一个设计系出身的学生,不可能做到今日的成绩。

那么,自己要怎么引起沈傲珊的注意呢?

这个提问,远比证明费马大定理还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思绪仿佛是打乱了颜色排布的弹珠跳棋,正在逐一挑拣理顺的时候,美术馆的大门前突然集聚了很多人。

顾以涵看看时间,缓步走出翠竹环绕的长廊景观,也参与到人群中去。她敏锐地察觉到,等候在此的人,一半是业内人士和绘画爱好者,另一半是媒体记者,而自己,恰恰处在一个两不沾的中间地带。这样也好,不引人注意反而可能是出奇制胜的法宝。

差十分钟十一点的时候,美术馆终于开门了。

主办方做足了准备工作,前来维持治安的不光有专业保全公司的人员,更有便衣警察,他们的装备比起黑客帝国里的史密斯先进不少,至少将土得掉渣的有线耳麦换成了蓝牙耳机。

毕竟画展不同于演唱会,所以人们逐个通过安检的时候都尽可能地保持安静。

顾以涵只带了画展的参观票和一点现金,所以很顺利地进到了美术馆展厅。

而那些持有各式长枪短炮专业摄像器材的记者们,都暂时被拦在了门外。主办方的发言人宣布,只有观众可以提前进场赏画,媒体的朋友们必须等剪彩仪式结束方可入场。这项规矩,不用细忖也可知道是沈傲珊的授意。

美术馆的展厅布置得极富现代感,这样的氛围展出西学东渐的油画再合适不过了。

信步转了一圈,顾以涵停在了名为《墨然夜色未阑珊》的一幅画跟前。

她不懂画,但却能根据画面结构布局色彩等要素感觉出画家创作时的心境。眼下这幅,沈傲珊定是心怀剧痛时动笔的——大片浓烈的墨蓝色,仿若黎明前最黑暗的天空;右下角的屋顶上,端坐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女孩,仅仅是背影也能判断出她们是母女;天上没有月亮,惟有西边的天空点缀着一颗光芒微弱的小星;而画面正中间,一个像是天使造型的男人微笑着看向屋顶上的母女二人……

定睛看了片刻,顾以涵的心情不知不觉也变得压抑。

她试图破解画的含义,却忽闻天花板角落的扬声器传出剪彩仪式马上开始的广播。抓紧时间,别错过了!她提醒自己,随着前往大厅的参观者一起涌向大厅。

隔得太远,只能望见画家的大致轮廓,一件深蓝色中式长袖旗袍,留着披肩黑发,发梢微微烫卷。于人群中,顾以涵无法看清沈傲珊的长相。好在周围几位绘画爱好者的帮忙,只半分钟,她便和他们一起挤到了相对更靠近主席台的位置。

然而,沈傲珊抬起头面朝观众的一刹那,顾以涵的心跳几乎停止了。

什么……

妈妈?

她是妈妈?

她怎么可能是妈妈?

怎么会有一个和妈妈如此酷似的人?!

顾以涵又向前走了几步,沈傲珊在她瞳孔里的影像又放大了一些,然而,她认为此时此刻出现了幻觉,不敢、亦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蒲苇磐石(三)【万字更】大结局

……

作为画展主办方和承办方的美术馆,再三思量后,派出一位利落严谨的女性副馆长来主持本次开幕式剪彩。

整个仪式中规中矩,每个步骤都透着细腻和缜密。虽是画展属于高雅艺术的范畴,却在策划小组的安排下体现着亲民的气氛。譬如,每位入场参观者只要写下自己的观后感,都可免费获赠一套十二枚盖有画家阑珊女士签章的精美书签。又譬如,馆内虽然禁止拍照摄像,却为了满足爱画者的收藏欲,特地在参观路线的出口处设立了一个阑珊女士作品微缩版收录年表画册,仅需几十元即可购得。

剪彩结束后,观众各自散开,继续欣赏画作媲。

而顾以涵却没走。

她的视线,不离沈傲珊左右。就那么一直望过去,直到美术馆大厅里恢复了空旷宁静,直到媒体记者乌泱泱的队伍全部散去,她仍伫立在原地,一动不动丫。

沈傲珊也没有就此离开,在保安人员的陪同下,面带微笑地与美术馆负责人聊着些什么。

约莫五分钟过去了,雕塑一般茕茕孑立的顾以涵,成功地引起了主席台方向所有人的注意。当沈傲珊向她望过来的时候,眼神中闪过一丝混合着惊讶的喜色。

方才主持剪彩的那位女性副馆长意识到不妥,问道:“小姑娘,开幕式早就结束了,你怎么没进去参观……或者,你是哪家媒体的实习生?”

顾以涵神色如常地说:“我来找阑珊。”

“找我?”沈傲珊饶有兴趣地问,“你是谁?”

“你不必知道我是谁。”顾以涵笑笑,“我只问你几个问题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