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番商不敢放松,继续道,“只需少量兵器,即可换得藏银之地。”
确定银脉存在,番商就打定主意,借倭国生乱,大肆渔利。换得山地后立即开采。在事情泄露之前,采多少是多少。
几乎是无本的买卖,得多少都是赚。
番商的口供,由赵榆顾卿亲自记录。
听到番商的计划,两人都是笔下一顿。
和这样的做生意,不被坑才是出奇。
口供录完,囚室门关上,赵榆没有马上离开。
算算时间,前往北镇抚司的校尉应该抵达。得知消息,以牟斌的性子,必会马上赶来。
两人在二堂用茶,半刻不到,即有力士来报,有马车停在诏狱门前。
来人不是预想中的牟斌,而是翰林院侍读学士杨瓒。
赵榆放下茶盏,笑道:“本官早闻杨侍读大名,神交已久,可惜总不得见。机缘巧逢,还请顾千户帮忙引见。”
“自然。”
顾卿颔首,嘴角掀起一丝笑纹。
赵榆有几分好奇,顾卿的脾气,南北镇抚司上下都曾领教过。这位翰林院侍读到底是何等能人,可与之相交莫逆?
诏狱外,杨瓒跃下车辕,半点不知,除了顾卿,还有一个锦衣卫大佬在等着自己。
学士府中,谢丕提着彩灯,抱着竹笔,快步穿过回廊,前往后厢。
夜阑人静,风过无痕。屋脊上的瓦兽似也陷入沉眠。
整座府内,除守夜的家人,静悄悄不闻半点声响。
刚行过槅窗,迈步走进五厅,谢丕立时顿住。
厅堂内,数盏戳灯点亮,明晃晃,照得室内仿佛白昼。
山居图下,茶香袅袅。
身着圆领袍,头戴乌纱帽的谢迁,坐在上首,面前摆开一张棋盘,盘上棋子纵横交错,似已等了许久。
“父亲。”
谢丕不敢继续发愣,忙放下彩灯,拱手行礼。
“回来了?”
谢迁神情淡然,捻起一粒白子,落在棋盘右上角,道:“来同为父下完这盘残局。”
“是。”
谢丕领命,行到桌旁,坐下之后,执起一粒黑子。
“去灯市了?”
谢迁又落一子。
“是。”
谢丕跟上。
“同行何人?”
“几位同僚。”
“哦?”
谢迁扫过谢丕,目光颇有些意味深长。
谢丕额头冒汗,说与不说,实在难以决断。
说了,陛下那里不好交代。不说,日后消息走漏,亲爹必会让他好看。
咚。
一声轻响。谢丕走神的时候,谢迁连吃数子,胜负已定。
“心不静,力有未尽。抄录资治通鉴汉纪,后日交于我看。”
说完,谢大学士起身离去,高情逸态,很是潇洒。
谢郎中独坐厅内,已然石化。
汉纪足有六十卷,后日抄完,还要查阅?
望着谢大学士的背影,谢小学士泪流满面。
亲爹?
果真是亲爹?
谢迁回到正房,抚过长须,哼了一声。
和他藏心眼,不说实话,小子还太嫩。
第八十四章 走神
诏狱
校尉当前引路,杨瓒走进二堂。
见堂上坐着一名豹补绯袍的武官,头戴镶金边乌纱,腰佩金牌,杨瓒停下脚步,不着痕迹扫顾卿一眼。
这是哪位?
看补服,至少是四品。可是锦衣卫内部人员?
“锦衣卫南镇抚司佥事,赵榆。”
顾卿尚未开口,赵榆提前自报家门。
“赵佥事有礼。”
杨瓒是正五品,遇寻常四品武官,未必要先行礼。然锦衣卫地位不同,又是南镇抚司大佬,之前从来见过,小心些总无大错。
“本官仰慕杨侍读已久,今番得见,实是有幸。”
赵榆笑着还礼,语气和蔼,相当平易近人。
面对这种情况,杨瓒有些发懵。
这位真是锦衣卫?
未免太和气了些。
参照牟指挥使和顾千户,要么一身威压,要么寒意逼人。这样和气,感觉似开门做生意的商人,怎么看怎么奇怪。
连书铺里抄录的秀才,都比这位有“威严”。
杨瓒揣着疑问,下意识转头,向顾千户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