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2)

省委大院 纳川 2620 字 4个月前

原来党校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事情在社会上传开之后,那些大老板,做房地产生意的,做建筑施工的,做规划、监理的,做拍卖的,甚至搞房屋拆迁的,收废品的,都和他联系上了,大家都看到,这里面有很大的商机。逢年过节,主动到他家里拉关系送礼的,比平常的年份,就多了几倍。梁跃进一律笑脸相迎,他的心里,那是一个甜啊!几个亿的工程,不是每一个人一辈子都有机会摊上的。还有那装修工程,购置新设备,办公用品。整个项目下来,不知道里面有多大的操作空间。反正退休前,把这个事情处理好,轻轻松松,赚上几百万,估计是一点没有问题的。这件事干成了,钱到手后,就是让我退休,我也心甘情愿了。

现在王一鸣突然代替了周广生,一切都成了未知数,工程项目给谁不给谁,王一鸣肯定有发言权。自己这样就不好提前拍板,向那些私人老板拍胸脯保证了,眼看着赚到手的钱,都要飞了。

梁跃进想到这里,不住在心里暗暗的骂上一声,他妈的,我怎么运气这么差啊!这个该死的王一鸣,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就来了,老子的好事,都让你坏掉了。

他去周广生家里送礼时,还和周广生开门见山的提出这样的问题。他说:“周书记,你看我今后怎么办?当初你向我推荐的那些大老板,人家还等着回话呢,现在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也不是你了,许多事情,都要重新定,说不定规矩全变了,那些大老板,什么也得不到,人家会埋怨我们的啊!”

周广生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吐出一个烟圈,说:“现在我也没办法,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了,王一鸣那里,我还可以说的上话,方便的时候,我向他打打招呼,让他尽量关照关照这些老板。就是关照不上,我们也尽力了,今后有了别的机会,再弥补了。那些老板,还要在西江省里混,我想不会因为这个,给我们过不去吧,他们不会那么蠢!”

梁跃进看实在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说:“是,是,我听你的,听你的。”

自从这个省委党校新校建设领导小组的文件向全省公布后,王一鸣发现,找自己的人,明显的多起来。请自己吃饭的人,也排成了队。到自己办公室汇报的人,也成群结队了。许多以前没有关联的,不属于自己分管的部门,也名正言顺的登上门来,找个由头,汇报工作。目的是认识认识,加深印象,让王一鸣在工程项目上给予关照。

省里几个大的建筑公司的老总们,纷纷通过各自的关系,要请王一鸣吃饭。他们和王一鸣一时半会还搭不上关系,只好先请中间人,在里面说和。

这个时候,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游金平的电话,就明显的多起来。几天下来,他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大多是托他邀请王一鸣吃饭的。

对王一鸣这样的大领导来说,吃饭可不是件小事情。和谁吃,什么标准,在哪里,都是一件值得思忖的事情。请他的人要思忖,王一鸣自己也要思忖。

从政多年,王一鸣对自己的私人交往,还是非常谨慎的,无缘无故,他不会出席任何饭局。在部里工作时,就以不轻易出席饭局出名。现在到了西江省,两眼一抹黑,更是万分小心。因为他知道,那么想巴结自己的人,最初都是从简单的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开始的。

游金平和王一鸣,仅仅接触了几个月,只是一种正常的工作上的上下级关系,也谈不上双方有多么深的感情,所以游金平没办法答应这些人,因为他怕王一鸣不给自己面子。到时候,那多难看啊!

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自己亲戚的面子,就不能不照顾了。省第三建筑公司的老总徐建设,是他的拐弯亲戚。徐建设是游金平表舅的侄子,两个人的老家,又是一个乡的,十里八里,乡里乡亲,大家都在省城里混,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平常里没少走动,逢年过节,徐建设都要专门带着礼物,到游金平家里看看。当然,礼物还是挺丰盛的,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好烟好酒自不必说,购物卡一送几千块。两个人虽然不是什么至亲,但由于有共同的利益,徐建设需要在官场上,多结识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游金平这个省委副秘书长,就是非常关键的位置。一般的项目,像各个厅局的工程,游金平出面邀请那些厅局长出来吃顿饭,那些厅局长们还是要给些面子的。不管最后工程能不能到手,至少你邀请人家出来吃饭,是可以邀请的到的。这就非常不错了,这些厅局长们,在省城里,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人家的饭局,可以从年头排到年尾,能够出席你设的饭局,给你一个接触的机会,就是非常给你面子了。至于以后情况怎么发展,那就看你的公关能力了。

这些从事建筑业的老板,也知道,现在省城里,竞争激烈,不仅省内的建筑企业已经过剩,许多企业找不到工程做,效益一天天江河日下,已经频临破产的边缘。而省外的建筑企业,这些年也开始纷纷抢滩西江省的建筑市场,所以竞争空前白热化。西江省里的盘子就那么大,最终谁能够拿到那些大的工程,尤其是政府工程,谁就能顺顺当当的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