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用人权才是牛鼻子(14)

省委大院 纳川 1763 字 4个月前

王一鸣问:“老哥,退休后是在北京还是西江这里养老?”

刘放明说:“我想了,还是在西江这里好,气候好,温暖湿润,最关键的是,这里的水好,没有多少污染。北京那里,有沙尘暴不说,依我看,今后生活用水会越来越紧张,水质也没有保障。南水北调工程虽然已经开工了,到时候可以解决些问题,但问题是,到时候南方一旦缺水,从哪里调水北上啊?!工业化越大发展,用水越多,污染越多,今后北京城两千多万人,到哪里找干净的水喝,我看是大问题!西江省这里,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落后些,但自然风光还好,空气干净,水干净,比北京城里还是强多了。我愿意住在这样的地方养老。我的房子已经开始装修了,等装修好,我就搬过去,天天到凤凰山里散步去,或者去打高尔夫球,干了一辈子,也该好好放松放松了。”

王一鸣说:“是啊,还是这里生态环境好些。最起码,水资源还是比北京干净些。我知道,有些条件好的家庭,在北京,已经基本上不用自来水做饭了,他们都买瓶装水。自来水只用来洗澡或者洗衣服,冲厕所,因为里面有些东西的含量,如硝酸盐的含量,已经接近国家规定的标准了。我曾经和研究水资源保护的专家聊过天,他们说,北京城建国后建成的官厅水库,在七十年代以前,是国家一类水的标准,达到德国的一类水的标准,可以直接喝,一点没有问题。现在的国家标准调低了,现在的一类水的标准,也就相当于当年的三类水的标准,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又建设在水资源特别匮乏的地区,那么多人,保证干净的饮用水,现在确实是个大问题了。”

刘放明说:“我在西江已经呆了十几年里,在这里也习惯了,老婆已经退休多年了,孩子也安排在这里工作,还是在这里安家算了,免得折腾了。”

王一鸣问他,几个孩子都在哪里工作的。

刘放明说:“一个儿子,一个姑娘,儿子安排在省财政厅,现在是审计处的处长。女儿安排在省卫生厅,现在是人事处的处长。哪天我请客,单独邀请你到家里去,尝一尝我老婆做的家常菜。让孩子们也认识认识你这个大书记。”

王一鸣说:“好的,有时间了一定去。”

大家又聊了十几分钟,服务员提醒,可不可以上菜了。

刘放明说:“可以上了。”

大家站起来,在刘放明的安排下各自入位。刘放明坐了主陪,王一鸣坐了主客。薛志恒靠着王一鸣坐下,肖钢靠着刘放明。其他的人被安排在隔壁的包厢里,都是秘书、司机什么的。这里龚向阳坐了主位,他的左边是方志刚,右边是小邵,对面是刘放明的司机郭师傅、薛志恒的司机李师傅和肖钢的司机刘师傅。

秘书和司机这一桌,是方志刚点的菜,水平自然是和王一鸣那一桌档次是没办法比。

王一鸣那一桌,每个人的最低消费是一千八百八十八的,主菜有龙虾三吃、红烧鲍鱼、清蒸石斑鱼、木瓜炖鱼翅、牛扒、鹅肝等,都是这里的招牌菜,喝的酒是薛志恒特意从家里带来的三十年的茅台,烟上的是软中华。

龚向阳那一桌,在这里就是档次一般般了,每个人的最低消费是四百八十八,只能点一些一般的菜,但鸡鸭鱼肉,茅台酒、中华烟,还有靓汤,是没有问题的,做秘书、司机的,天天不掏钱,能吃到这个水平,就算是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