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么尖锐的谈话,只是王一鸣和魏正东私下里的交谈内容,他是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的,因为那样就有可能被别人抓到把柄,官场上,一言不慎,就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在摸不清对方底细的情况下,还是小心为妙,什么话都不说,保持沉默最安全,实在躲不过,就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千万不能有话就说,有炮就放,那样是不成熟的表现。
但今天这个场合却有些特殊,首长兴致很高,明显的是想考一考王一鸣,看王一鸣对这些关键的问题到底抱什么样的看法。这是高层领导考察干部了解干部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平常里大家没有机会接触,现在有了空隙,大家聊聊天,交流交流思想,可以彼此了解对方,这是上级了解下级的好机会,也是下级表现自己水平的好机会,你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就可以脱颖而出,获得高层领导的欣赏。党的许多高级干部就是因为一两句话,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后来被破格提拔的,最后走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岗位上。所以王一鸣觉得,自己不能白白浪费这样的机会。
如果他采取明哲保身的办法,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以为糊弄一下就可以过关了,那就错了,因为首长会认为,这个王一鸣是个没有多少水平的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多少理论水平。我党的高级干部不能是这个样子的人,领导一个省,不是小事情,五六千万人啊,赶得上世界上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了。毛主席不是说过,‘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作为省委书记,怎么才能领导一个省?又不用你亲自种地,到工厂参加劳动,光靠你一个人,就是累死,能创造多少社会财富啊?!最主要的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所以,我们的省委书记,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没有理论上的修养,这样的人在省委书记这个位置上,是不合适的。
另外,王一鸣还会给首长留下一个滑头的印象,不敢向上级领导交心,不敢面对尖锐的问题,这样的人是一个八面玲珑的政客而已,随风倒,靠不住的。
王一鸣思忖了几秒钟,还是决定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平,他说:“首长,关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我认为,谈论发展和加快发展,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的成果归谁。现在我们国家,gd的增长高速发展,每年都在8%左右,这已经不低了,放眼全世界,这么大规模的经济体,高速发展几十年,不说是前所未有,至少是不多见的。你看欧美各国,人家的发展速度有的是百分之一多一点,有的年份是负增长,人家照样没什么问题,老百姓照样安居乐业,为什么?就是收入分配搞得好。全国老百姓分享了gd的增长。而我们国家,据统计,gd的绝大部分,也就是所创造出的产品都出口到国外去了,换成了外汇,我们国内消化不了,因为老百姓手中没有钱。剩余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又被各级政府部门消耗了,真正到老百姓手上的,也就是百分之十左右,我们这几十年,全国的工资总收入在gd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说明我们绝大部分的老百姓,并没有从改革开放中得到相应的好处,大部分财富都流失了,让外国人消耗掉了,政府官员又消耗掉一部分,老百姓哪里会不穷啊!况且我们出口所赚的外汇,又买了外国的国债,等于支援了外国的经济建设。这样我们出口了物品,换回来的是一堆废纸而已,什么也没有得到,你说这样的发展快一些还是慢一些,真的没有多少意思,至少和本国老百姓没有多少关系,而和外国人有关系。就像一个厨子在家里蒸包子,今天蒸了十个,送给村子里的流氓七个,浪费了二个,自己的家人才得吃一个,你说让这个厨子多蒸包子还有什么意义?”
首长听了王一鸣的话,感到非常震撼,沉思了一下,说:“继续说下去,说下去,一鸣,你非常有见解。”
王一鸣看首长还想听下去,就接着说:“关于改革和深化改革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现在改革不改革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天天都在改。至于怎么样深化,那是技术问题,也不是问题的重点。”
首长迫不及待地问:“你认为重点是什么?”
王一鸣说:“我认为重点还是谁受益的问题。如果绝大部分老百姓受益,他们自然会拥护改革。如果还是少部分人受益,必然会受到绝大部分老百姓的反对。这样的改革不论如何下工夫,也是适得其反,徒劳无益的。因为达不到小平同志所说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能越改革执政党越孤立,党群关系越紧张,老百姓越怨声载道,像前苏联一样,改革最后把国家给改分裂了,执政党变成了非法组织,真正的亡党亡国。这样的改革完全成了自取灭亡。这是一个极大的教训。”
首长说:“一鸣,你说得好,非常有见地。我会把你的思想在适当的时候带到常委会上,让大家都得到一些启迪。”
其他的领导在后面坐着,小心翼翼地听着王一鸣和首长的谈话,他们有的在心里对王一鸣佩服起来,认为王一鸣看问题深刻,很有水平,这样的人才实在是难得。有的人却在心里替王一鸣捏一把汗,认为这样的问题王一鸣也敢谈,况且是在政治局常委这一级的领导面前谈,万一引得首长不高兴,王一鸣的前途就会出现重大波折,这样有风险的事情,换了他们,他们肯定是不会这么冒险的。大家在官场上都混惯了,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糊弄糊弄就算了,这样仗义执言,勇气是可嘉,但方法却有些欠妥。看来,这个王一鸣还是不够老道,沉不住气。抱这种想法的都是官场上的一些老油条。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个多小时,车队在黄昏的时候终于到达西城市区。这个时候,这个山区小城华灯初上,街道两旁的景观灯全部开放,把这个不到三十万人的小城市装扮得流光溢彩。沿街两旁的店铺招牌,霓虹灯闪烁。市中心的街道上,人流如织,虽然沿路进行了交通管制,到处是警察在执勤,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街道两旁站了很多人,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眼前的这个车队,有的人啧啧称叹,说:“看,肯定是什么大人物又来西城了。”
西城是革命老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举行过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当地参加红军的农民有三万多人。后来有些人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们有的是上将,有的是中将和少将,西城下面的果林县、亭林县和西城市区,有几个著名的红军村,他们一个村里当时参加红军的就有上百人。只要活着,到了解放后,都成了宝贝。亭林县的一个村,出了一中将、一个少将,还有七八个大校、中校,是著名的将军村。
西城市区建设有西城起义纪念馆,还有西江解放纪念碑,纪念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据统计,当地参加红军的三万多人,活到解放后的,不到一千人,绝大部分在历次战争中,光荣地牺牲了。